□王家年
甲骨文是很多人耳熟能详的古代文化遗产,大多数人知道,中国的文字现在能追溯得最远的,就是甲骨文。但少有人能够讲清楚甲骨文的来龙去脉,更不用说识别出一个个具体的甲骨文了。
日本与中国有文化上的亲近,汉字普遍地存在于日本人的日常生活之中。在日本诞生了一代代的古文字学家,对一个个汉字进行细密地分析考证。如曾工作于立命馆大学的白川静就是许多读者熟知的古文字学大师。接踵白川静之后,继续在立命馆大学专门从事甲骨文研究的落合淳思副教授,是一位治甲骨学卓有成绩的后起之秀。他在2011年编订了一本《甲骨文小字典》,面向日本读者,细致讲解约350个常用汉字的甲骨文源流,出版后屡获好评。这本书被译介为中文出版,也能给中国读者带来不少的启发。
书虽名“字典”,作者却首先花了两个章节来铺垫必需的背景知识。现存甲骨文均属商代后期之物。商人重占卜,凡遇大事多会用龟的腹甲以及牛的肩胛骨进行占卜。甲骨文所记录的,便是占卜时在这些甲骨上刻下的占卜内容。当时,进行占卜的要么是商王,要么是专门负责占卜仪式的贵族“贞人”,占卜的内容涉及祭祀、战争、农耕、天候等多个方面。有时,已逝去的商王也会被视为神灵。甲骨文成为考察上古中国历史的绝佳材料。
甲骨文所用的汉字,已经是高度成熟、体系化的文字了。如,一些字乃是通过描摹现实事物而来,譬如山、田,便是所谓象形字;一些字乃是三两个象形字组合表义,如“休”,是人依靠于树木之形,从而表“休息”之义,这是会意字。
落合淳思介绍了甲骨卜辞的一般格式,多是在某一天,由某人,针对祭祀、战争等事进行占卜,然后记下占卜的结果。统一的格式其实给后来的研读工作带来不少便利,一些甲骨卜片因为年代久远而残碎不全,但我们仍可以通过上下行文去大致还原这些卜辞的内容。
在讲解了甲骨学的基础知识之后,落合淳思便带领读者进入了实际的甲骨世界。既称字典,作者按内容对约350个汉字进行了整合编排,每个字都首先说明它的构形理据和意思,然后再给出具体的甲骨卜辞,通过对这片卜辞内容的讲解,来呈现这个汉字在甲骨文中的具体意义。作者尤其用心的是,在很多地方都提供了原本的甲骨卜辞拓片,接着附上经过整理规范的甲骨字符,最后用现代的汉字一一对照排列。这其实是一个非常繁琐的工作,但惟其如此才见出此书对一般读者的意义。对甲骨文的学习,终究要还原到对一片片甲骨卜辞的阅读中才有效,空谈大道理没有任何意义。作者不厌其烦地为每一个汉字都编配原始的甲骨卜辞,才能最大限度地帮助读者真正进入甲骨文的世界中去。日本学者素来有一种细腻求实的学术作风,这种作风在这本小字典里同样得到了体现。
在这本小字典里所选释的都是日本的常用汉字,和中国最常用的汉字大致重合。仔细阅读过这本书的读者,虽不是做一个甲骨文的专业学者,至少能够知晓很多甲骨文是什么意思,并且对一些基础的甲骨卜辞解读个一二。这也就是和三千多年的商代先人进行直接的对话……
新闻推荐
这是5月26日在利比亚首都的黎波里拍摄的一辆利比亚民族团结政府武装的坦克。利比亚“国民军”4月4日起对的黎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