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和平
据“今日俄罗斯”报道,印度副总统文卡亚·奈杜在与一些外交官交流时表示,印度将继续努力寻求世界各国的支持,力争成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这也就意味着,继日本公开要求“入常”之后,印度开始寻求加入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路。
值得注意的是,在上周刚刚公布结果的印度大选中,莫迪总理领导下的印度人民党轻松拿下国会下议院300多个议席——成为30年来唯一一个在大选中连续赢得多数席次的单一政党。而在成功获得连任后,莫迪立马发表了电视演说,阐述了自己雄心勃勃的“印度崛起”计划。很显然,“入常”无疑就是莫迪“印度崛起”计划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今日俄罗斯”还提到,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印度一直在同巴西、德国和日本呼吁对联合国安理会进行改革,并称已经具备了“为世界安全作贡献的权利”。而在事实上,印巴德日四国一直在以实际行动,寻求以捆绑方式共同“入常”。
这四个国家之所以会采取“抱团”的方式来申请“入常”,是因为这四国虽然各有一套“入常”的理由,但在“入常”的道路上他们又都面临着同样的巨大障碍。这些障碍就是,反对他们“入常”的,不是别的国家,而是位于他们身边、跟他们一样有着“入常”梦想、存在着国家利益冲突的国家。
德国的障碍,主要是来自于欧洲另外一个大国同时也是非常任理事国的意大利。在意大利看来,德意同为欧洲大国,也都有是二战轴心国的历史,凭什么德国可以“入常”意大利就不行?巴西则是遭到拉美另外两个大国墨西哥和阿根廷的反对。印度则遭到了巴基斯坦的反对。而在东亚地区,反对日本“入常”最为激烈的是韩国。
正是因为摆不脱邻国的反对与纠缠,这四个国家才会决定捆绑起来、准备凭借“国多力量大”的方式集体冲关。不过,即使如此,这四国“入常”仍然面临着三大难以逾越的制度性障碍——
其中的第一大障碍就是联合国宪章的规定。作为二战后世界秩序的重要组成部分的联合国,其宪章明确规定,只有中美俄英法才能成为联合国常任理事国。其余国家要想“入常”,必须要修改联合国宪章。而修改宪章的门槛是非常高的。
其次,根据联合国宪章,要想成为联合国常任理事国,必须要获得三分之二以上安理会成员国的支持。由于日德巴印四国“入常”,分别遭到了其周边国家的反对,而且,鉴于这四国所采取的捆绑式“入常”的方法,那些反对他们的国家,包括意大利、韩国、巴基斯坦等在内,也针锋相对地成立了一个反对四国联合“入常”的组织,叫做“咖啡俱乐部”。这也就意味着,虽然四国联合的力量很大,反对他们联合的力量也不小,这四个国家要想拿到三分之二以上的票数并非易事。
此外,根据联合国宪章规定,想“入常”的国家除了要取得三分之二以上会员支持外,还得五大常任理事国一致同意才行。也就是说,中美俄英法任何一个国家都拥有一票否决权。
总而言之,包括印度在内的这四国要寻求“入常”,难度不小,未来还得继续“低调攒人品”。
新闻推荐
钟声“一场经贸摩擦,让世界看到了一个有担当负责任的中国和一个一意孤行的美国。”埃及《金字塔报》资深记者萨米·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