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游戏真的会“得病”吗?近日,世界卫生大会将“游戏成瘾”列为一种精神疾病,只要满足一些条件就可“确诊”。对此,有网友认为,这正好说明了沉迷游戏对青少年身心健康的影响。也有网友认为,世卫大会有些“反应过度”。
确诊“游戏成瘾” 需要满足四个条件
5月25日,在瑞士日内瓦召开的第72届世界卫生大会审议通过了《国际疾病分类第11次修订本》(以下简称《修订本》),此次修订本中拟将“游戏成瘾”列为一种疾病。按照世卫组织的表述,“游戏成瘾”的“确诊”,需要满足以下四个条件:1、在玩游戏的频率、强度、时长、开始和结束,以及游戏情景上缺乏自制力;2、将玩游戏的优先性排在其他生活兴趣与日常作息行为之上;3、在过度游戏导致负面影响后,仍旧会继续甚至加大玩游戏的力度;4、相关行为要持续至少12个月。
在《修订本》中,“游戏障碍”的章节被列在“赌博障碍”之后,其行文用字亦大致上照搬后者的内容,只是将“赌博”换成“游戏”,显示世卫组织将两者视作本质上相同的疾病。这其中同时讲到,将“游戏障碍”列为疾病的初衷在于使得卫生专业人员在为患者看病时更加重视该种障碍,以及有望引发更多关于预防和治疗该种障碍最佳方法的研究。
预防“游戏成瘾病”
关键在于“防沉迷”
据了解,《修订本》将于2022年元旦起生效,这就意味着世界的各成员国,要为“游戏障碍”制订新的治疗方式及预防措施。对于游戏成瘾被列入精神疾病的范畴,广大网友也踊跃地发表了自己的观点:
@冯长风:凡事都要有个度,不管是什么,痴迷过度了都算一种病。游戏如此,追星亦如此。个人觉得主要还是看对生活、社会有多少负面影响来裁定。类比游戏,还有好多东西也早该列入了。
@尹白:什么成瘾都是疾病。如果严重到了无法正常与人社交,无法照顾自己,并且影响了身体健康、精神状态的话,确实是病,但是并不是喜欢上网就是病,希望严格把关,不要再送无辜青少年去所谓“戒网中心”。
对此,光明网刊发了主要从事网络文化与传播研究的北京邮电大学传播学教授刘胜枝的评论文章。其中称:“……可以说,当前随着游戏在各类玩家群体中的普及、游戏类型的多样化和质量的提升以及游戏市场的日益规范,人们对网络游戏的认识已经日趋理性。网络游戏作为电子竞技成为体育赛事的一个项目,标志着游戏日益得到主流社会的认可。但是,不可否认,游戏引发的社会问题尤其是一些青少年沉迷游戏、荒废时间等现象仍然是存在的,我们既不能因噎废食,也不能放松警惕,尤其是在游戏日益普及的移动互联网时代,需要从政府监管、行业自律、社会监督、媒体宣传、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等不同方面进行规范和引导,尽量减少和避免沉迷游戏对青少年身心健康、生活、学习、工作等方面的不良影响。”(刘野)
新闻推荐
据新华社电阿富汗内政部30日证实,首都喀布尔西部一座军事学院外当天发生自杀式汽车炸弹袭击,造成包括袭击者在内的7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