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松涛
老爸走了十年有多,如山父爱是不会忘却的,无法逃脱的还有此生无尽的忏悔。
都说父爱如山。当年也一直以为,老爸退休,老爸硬朗,仍是我的那一座山!
上天作弄,那一年,一场感冒咳嗽,老爸竟然说倒就倒了。
这些年,独处时常叩问心扉,为何生活习惯良好,不抽烟不酗酒,老爸坚挺了一辈子的身板,最终会这样塌了?
心头挥之不去的问号,直到新近修读行为心理学,慢慢去感受、感受、再感受,渐渐去探究、探究、再探究,尔今才能点滴感知,尔今才有无尽忏悔。
瑞士心理学大师卡尔·荣格分析认为,一个人终其一生的努力,就是在整合他自童年时代就已经形成的性格。
儿时母子相依为命的经历,长大了有浓烈的恋母情结。加上母亲早年长期辛劳过度,晚年落下顽疾缠身,总在心疼母亲生活好了身体却垮了,当年潜意识习惯凡事尽可能顺着母亲,生活的天平无疑就倾向了母亲这一边。如此一来,当年父亲退休过后,想在乡下买房养老的愿望,得到的赞成票总也占少数。
不可否认,当年内心深处总在替母亲抱不平,总是觉得生活亏欠母亲大多,总想在母亲身边多点侍奉,凡事都想顺着母亲,每天祈祷母亲可以少一分忧虑,多一分安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跟随子女进城养老的父亲,仍以为他是儿时的那一座山,不知不觉却被忽视被淡忘,缺乏迁就也少关注,悄然忘了“爸爸老了,也是我的孩子”?!
那些年,瞬间要远离生于斯长于斯的故土,说是跟随子女进城养老享福,老爸却从未清闲过,不给子女添麻烦,还要操劳为儿女照看孙辈,带大一个接着又来一个。可以想见的,在陌生的石屎森林里面,一下子没有了几十年如一日的喝茶聊天老伙伴,老爸仍然免不了要面对与承受内心的某种孤独。很多时候过日子,亲情与友情都是不可或缺的,既不可混淆,也难以代替。
当下修读行为心理学,内心撞击最多的认知,是美国心理治疗专家露易丝·海,当年她在被确诊患有癌症之后,自己摆脱癌症康复生命,揭示疾病背后所隐藏的心理模式。每一种疾病背后都隐藏着一个不被我们觉察的心理模式,我们病痛的根源就在于此。每一个负面思想或负面情绪都会在我们的身体里留下痕迹,如果我们一直对此毫无觉察,它们就会不断在我们身体里堆积,最终会以疾病的方式来告诉我们。露易丝·海认为,癌症,是长久忍受内心深处忧伤与愤怒侵蚀的症结;肠炎,则是过分严谨的压抑、失败与感情需求的症结……她在自己身上实践癌症整体康复的研究,论证每个人都有能力采取积极的思维方式,实现身体、精神和心灵的整体健康。
这几年,仍想有假如,假如当年可以早些读点心理学,早点有些觉察或许老爸身板仍可硬朗好多年?但世间没有假如,也没有后悔药。
村上春树在文章里曾这样写道:“作为一个儿子,部分继承了长时期以来父亲心里的沉重包袱。”“无论内容多么令人不快,都不能将目光移开,不然的话,历史的意义在哪里呢?”
那些年,老爸是不幸的一代,也是奋斗的一代。其实,父亲走后这些年,并未完全处理好父亲留下的记忆,并未摆脱父亲突然离世的精神包袱,也未直面自身的心灵创伤。
如今,得以修读心理学之寄托,慢慢感知个性冰山藏在海底的潜意识,尽力探寻老爸当年内心深藏的情感伤痕,可以自我直面心灵创伤,才悟道此生仍欠先父一个忏悔。尔今倾诉,或是完成了一场与天堂老爸的忏悔对话,祈盼能够得到老爸在天之灵的谅解与宽恕,即使无可挽回,即便没有来生。
有位老师说过,(只有当你)不再纠结他人对自己的态度和方式,(身心)自由才发生。推而广之,当下城镇化洪流滚滚,父母双亲,是进城陪伴养老,还是乡下独处生活,其实没有对错,只有老人自我感觉合适与否?
因为,吾心安处便是家,古今如是,老少如此。
新闻推荐
新华社加拉加斯6月7日电(记者徐烨王瑛)委内瑞拉总统马杜罗7日晚宣布,自8日起重新开放与邻国哥伦比亚的部分边界。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