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2日,在英国伦敦,英国前外交大臣鲍里斯·约翰逊为竞选发表演说。新华社/法新
据新华社消息 英国保守党党首选举的首轮投票将于13日举行,共有10人参与角逐。最终胜出者不仅将成为英国执政党新领导人,同时将成为肩负“脱欧”职责的新一任首相。
分析人士认为,英国首相职位的争夺者在“脱欧”问题上分歧严重,令“脱欧”走向充满不确定性,也令“无协议脱欧”风险增加。
“脱欧”成热门议题
保守党300名议员将在未来两周举行多轮不记名投票,将候选人人数淘汰至两人。约16万名党员将在22日以邮寄选票形式从两名候选人中选出新领导人,预计投票结果将在7月22日开始的那一周揭晓。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现年54岁的前外交大臣鲍里斯·约翰逊是最热门人选,现任外交大臣杰里米·亨特和环境、食品与农村事务大臣迈克尔·戈夫是约翰逊的有力竞争者。
“脱欧”是选举的热门议题,但各候选人分歧严重。约翰逊表示,无论有没有协议,他都要让英国在10月“脱欧”。亨特说,他将努力推动与欧盟达成新的协议,但不会排除“无协议脱欧”的可能性。戈夫表示,他对再次推迟“脱欧”最后期限持开放态度,他认为这好于“无协议脱欧”。
“无协议脱欧”可能性升高
在保守党领袖的多位候选人中,“脱欧派”优势明显,另一方面欧盟表示不会就此前与英国达成的“脱欧”协议进行重新谈判。两方的“硬碰硬”让“无协议脱欧”的可能性再度升高。
社科院欧洲研究所国际关系研究室主任赵晨认为,此次选举中强硬“脱欧”派和中庸“脱欧”派在保守党内的争斗值得关注。目前,强硬“脱欧”派中约翰逊的呼声很高,如果他能通过第一轮投票,则很有希望当选新首相。由于约翰逊认为“无协议脱欧”是英国必须有的一个选项,因此他上台意味着欧盟将面临一个更加强硬的对手,很可能令原有的“脱欧”方案倾覆。
社科院欧洲研究所欧洲政治研究室主任李靖堃则认为,无论谁当选,新首相仍将考虑达成协议。一方面是因为竞选策略与真正当选后的政策不一定完全相同,当选后要考虑的因素比竞选多,也将更务实;二是因为英国国内有各种反对“无协议脱欧”的声音;三是欧盟方面也不希望英国“无协议脱欧”,也许双方会找出妥协的办法。
新闻推荐
俄白将磋商“友谊”输油管遭污染一事 预计8月中旬完成管道清理
俄罗斯政府副总理德米特里·科扎克定于14日在首都莫斯科会晤白俄罗斯副总理伊戈尔·利亚申科,磋商“友谊”跨国输油管遭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