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秋季,燃气安全事故开始呈多发趋势。为了有效遏制燃气安全事故,应急管理部微信公众号近日发布推文,向群众讲解了燃气安全相关知识,助力群众安全使用燃气。
如何判断燃气是否泄漏?
目前,千家万户供热做饭或烧水都要用到燃气,那么如何判断燃气是否泄漏?
1.闻——用鼻子闻。一般民用供气,都对燃气进行加臭(乙硫醇)处理,使燃气带有类似臭鸡蛋的气味,这样易于被发现泄漏。所以一旦察觉到家中有类似的异味,就有可能是燃气泄漏。
2.看——看燃气表。在完全不用气的情况下,查看气表的末位红框内数字是否走动,如走动可判断为气表阀门后有泄漏(如气表、灶具和热水器连接气表之间的胶管、接口等地方)。
3.涂——喷涂肥皂水。肥皂或洗衣粉用水调成皂液,依次涂抹在燃气管、燃气表胶管、旋塞开关处等容易漏气的地方,以检查燃气是否发生泄漏。皂液如遇燃气泄漏,就会被漏出的燃气吹出泡沫。当看到泡沫产生,并不断增多,则表明该部分发生了漏气。对于极微小漏点可能无法观察到,要以专业检测工具检测结果为准。
发现燃气泄漏该怎么办?
1.立即通风。关闭阀门,向有关部门报告,以便查明原因;对泄漏处进行及时维修,避免发生恶性事故。特别需要注意的是,不要情急之下打开排气扇进行通风,而忽略了排气扇也是通电的。应立即打开窗户通风。
2.不要开关任何电器。各种电器开关、插头与插座的插接都会产生火花,室内泄漏的可燃气体达到一定浓度后会引起爆炸,因此应立即到室外电闸处切断电源。
3.不要在室内穿脱衣服。穿脱衣服会产生静电,特别是混纺、尼龙织物,静电也会引爆空气中一定浓度的可燃气体。
4.不要使用电话、手机。通电时话机内部有可能产生微小火花,也会引起爆炸,应远离现场之后才能打电话求助。
值得注意的是,一旦发现有人燃气中毒,应立即打开房间所有门窗,关闭燃气器具开关,离开房间到室外呼吸新鲜空气或氧气;重症者由他人将其迅速脱离中毒环境,到室外呼吸新鲜空气或氧气,同时尽快呼叫120急救,呼吸心跳停止应就地进行人工呼吸和心外按压,条件允许最好到有高压氧舱的医院抢救治疗。
平时使用燃气要注意这些
1.购买正规产品。家庭配置液化气钢瓶、灶具、减压阀、燃气软管等,必须购买符合国家有关规定的产品。
2.有人看管。使用燃气时要有人看管,防止汤水外溢浇灭火焰或被风吹灭火焰,引起燃气泄漏而发生事故。
3.用管注意。燃气灶具连接胶管要定期检查和更换。冬季胶管容易硬化、老化、龟裂,若无管卡固定极易发生脱落导致漏气。同时,胶管长度不应超过2米,建议用户使用更安全、可靠的金属波纹管。
4.使用注意。液化气钢瓶使用时应注意,要直立使用钢瓶,且避免受猛烈震动,不能在阳光下暴晒,钢瓶上不可放置物品。
5.开窗透气。如果长时间使用燃气,易使室内氧气不足,用户应及时打开门窗进行通风。液化气使用后,应及时关闭灶具开关和液化气阀门。
6.经常自检。要经常检查连接灶具的胶管、接头,发现胶管老化松动应立即更换;超过使用年限的燃气器具应及时更新。通常采用涂抹肥皂水的方法,先用肥皂或洗衣粉配制成一定浓度的肥皂水,再用软毛刷或刷蘸肥皂水,涂抹于易漏部位,发现肥皂水连续气泡即为漏气点,切记严禁明火查漏。
新闻推荐
周末齐动手 家园日日新 板芙仁字围村民自发成立志愿服务队,每周日开展常态化环境整治行动
志愿服务队队长陈少基(右)手执队旗。本报记者陈伟祺摄古桥接河岸,清水映树影。岭南水乡的美景在板尾村仁字围如画铺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