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小彦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教授
谈论维特根斯坦的哲学是一个专业。半懂不懂的谈论,等于羞辱这位终生追求清晰的哲人。
他临终说:“告诉他们,我已经有过非常精彩的人生。”“他们”指谁?几个莫逆之交,还是世人?
他有一个过分严厉的成功父亲。因此,按照弗洛伊德的理论,从小就怀揣“弑父情结”。这或许是其性格怪异的原因之一。兄姐九人,他排最后,五兄弟中三个自杀,三个同性恋,包括他自己。他其实也一直生活在自杀的阴影里。之所以参与“一战”,他认为这是选择体面自杀的一种方式。而在剑桥大学读哲学时,罗素会不时担心这个天才学生某一天自我了结。他姐姐也同怀此忧,遂让他设计自己的住宅,好转移其注意力。没想到仅此一栋建筑,维特根斯坦就足以名列二十世纪最优秀的建筑设计家之中。
他思考问题清晰而绝对。《逻辑哲学论》之后,他认为哲学已解决,于是满怀热情去做小学教员,试图改革初级教育。但因太理想,被家长们驱赶。后来,听了一场数学讲座,发现哲学还是没解决,于是重新研究。他发现,过往哲学错在其语言。所以,哲学问题就是语言问题。罗素是他老师,不能同意这一观点,两人为此争论不休。之前他还拒绝乃师为其专著所写的序言。幸好,罗素大度,不以为意,不仅让他获得博士学位,还留校做了哲学教授。若干年后,维特根斯坦觉得做哲学教授实在荒唐,于是辞去教职,归家思索。
维特根斯坦趣味高雅,不能掺杂一粒沙子,躲避庸俗就像躲避瘟疫一样坚定不移,这使他对人要求苛刻,所以一生知己甚少。罗素评价他是“天才人物的最完美范例”。可见罗素不仅是他老师,还是他知己中的知己。
新闻推荐
新华社杭州11月13日电(记者黄筱、许舜达)记者13日从浙江省舟山市海洋渔业部门获悉,当天凌晨0时39分,浙江省嵊泗县浙嵊渔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