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许铭和通讯员吴颢
本报讯 近日,市民张先生收到一条短信:“尊敬的车主,您的ETC速通卡已过期,需点击短信内链接进行重新认证”。张先生之前办理过ETC业务,也担心ETC速通卡过期影响出行,便马上点开链接,按照页面指引输入卡号、身份证号、密码、验证码等。正准备输入验证码的时候,张先生突然想起,办理速通卡时并没有提及速通卡会过期,此中可能有诈。考虑到刚才已经输入了一系列个人信息,恐怕落入电话诈骗陷阱,张先生即赶往建行河东支行寻求帮助。
建行河东支行营运主管迅速帮张先生查询了账户信息,幸亏张先生及时停止操作,账户里的钱安然无恙。在建行员工的建议下,张先生还修改了账户密码以策安全。
从“猜猜我是谁”到“非常6+1中奖”,到“ETC过期”,诈骗分子利用社会热点,借助电信、网络等手段进行诈骗犯罪,手段花样繁多不断翻新,给人民资金安全造成较大的危害。建行河东支行营运主管趁机提醒张先生:不要随意出借自己的身份证和账户、不要用自己的账户替他人提现、不要随意向陌生人转账汇款、不要随意将自己及家人的身份及通讯信息等泄露给他人等。银行官方短信是不会附带网址的,电信诈骗短信上的链接是钓鱼网址,千万不要点开。如遇到问题及时向银行或公安机关咨询,守牢自己的钱袋子。
新闻推荐
甄奇“双11”购物狂欢在不断增长的成交数据中落下帷幕,然而有关购物体验、消费陷阱的讨论并未停止。近日,中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