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岗镇的黄先生今年46岁,是一名混凝土车司机,烟龄20年,因上夜班经常熬夜,但他自认为身体很棒,患高血压7年,一直未正规治疗。
近期,他出现胸口闷痛不适,一会儿好一会儿发作,他自以为胃痛,没有就诊。
一次下夜班时,他出现更剧烈的胸闷,心口窝像压榨一样的疼痛,当日早上9时38分自行到市人民医院谢岗院区(谢岗医院)急诊科就诊,医生初步判断病情严重,立即将他送入抢救室,立即为他做心电图,结果提示为“急性广泛前壁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虽然当时黄先生神志清楚,但急诊科当班医生袁志雄认为那是表象,其实病情危重。他迅速下达紧急医嘱,开通抢救绿色通道,上心电监护,通过给予双重抗血小板药负荷剂量、吸氧、开通静脉、床旁心标检测、维持循环稳定等措施,先稳住病情,然后请ICU会诊,很快,急诊科/ICU主任余前土、ICU医生朱柱洪、心内科医生林永康到位。
果然,9时50分,黄先生突然出现紧急情况:神志丧失、四肢抽搐、口唇紫绀,心电监护显示为“室颤”,心跳呼吸随后停止。
医护们立即抢救,余前土主任下达紧急医嘱:“马上电除颤,心肺复苏”。
抢救室内,除颤、心肺复苏、再除颤、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通气、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物——急救指令不断下达。
经过连续心肺复苏和多次除颤,病人心室颤动转为窦性心率,但心电图仍显示“ST段抬高”,随时面临再次发生室颤并致心脏骤停,需要立即进行血管介入手术,打通堵塞的心脏冠状动脉血管。
由于黄先生无陪同,医生电话联系上了他的家属,对方同意手术。
术前各项准备工作早已完成,医护径直将黄先生送入“DSA导管室”,无缝衔接。随后,黄志超副主任医师与梁广柱主治医师共同实施冠脉造影介入术,30分钟后手术顺利完成。
术后,考虑到黄先生心脏功能不良,医生给他植入IABP(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增加冠状动脉供血和改善心肌功能),然后送ICU治疗。
为什么要送ICU?虽然手术很成功,但因为反复除颤,经历长时间抢救,术后能否苏醒康复才是真正的考验,术后第一天的脑康复尤为关键。
幸运的是,他的低血压慢慢变成正常血压,术后第一天意识逐渐恢复清醒,第二天脱离IABP和呼吸机,呼吸循环稳定,正式从死亡线上被拉了回来。
大家松了一口气,家属紧绷的心弦变得舒缓,妻儿喜极而泣,出院时,黄先生和家属给医护送上了锦旗,感谢他们的及时救治。
什么是急性心梗
急性心梗是由于心脏的动脉血管(冠状动脉)突然闭塞,导致心脏肌肉因缺血缺氧而发生任何大小的心肌坏死,多数患者在发病时表现为胸痛、胸闷,大面积心肌坏死将诱发休克,抢救不及时就会导致死亡,是我国国民死亡的重要原因,最严重的心梗可直接导致“猝死”。
急性心梗标志性症状是胸痛,胸痛部位常位于胸骨后或心前区,常放射至左肩、左臂内侧,或至颈部、咽部、下颌、上腹部、背部上方等;胸痛性质为压迫感、紧缩感、绞榨感、发闷感、灼烧感。
急性心梗发作如何处理
一旦出现胸痛胸闷且持续15分钟以上,服用救心丸等不能缓解,应高度怀疑急性心肌梗死的可能。
1.立刻拨打120求救。
2.立即停止活动,建议立即卧床休息或就地平卧。
3.主动控制紧张情绪。
4.不要乱服药物;自我感觉头晕、大汗淋漓,一定不要盲目服药,有些心梗会出现低血压,如果有条件需测量血压。
新闻推荐
■本周话题:近日,民政部下发了关于贯彻民法典中有关婚姻登记规定的通知。通知中对于婚姻登记有关程序作出重大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