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淳艺
刷一下脸,业主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名下房产就被过户给他人或被用于抵押贷款,业主们的损失少则数十万元,多则上百万元。今年以来,广西南宁一些业主委托一家房产中介公司工作人员卖房时,疑似遭遇了诈骗,据不完全统计,受害人有数十人之多,受骗总额超1000万元。
业主毫不知情,仅刷一下脸,房子就被过户了,让人细思极恐。据介绍,为了深化服务,让市民少跑腿,2018年南宁市不动产登记中心推出线上业务办理平台“邕e登”App。通过“邕e登”App进行刷脸认证,不仅可以查询名下房产,还可以办理房产过户。然而,如果业主对操作流程不熟,房产中介则有机会通过便捷的人脸识别验证程序进行不规范的操作。
这起案件中,房产中介置业顾问韦某就上演了一出“瞒天过海”。在签订《房地产买卖代办合约》,交付定金后,韦某便以房屋查档为由,用手机给业主进行刷脸。由于前面的操作都是韦某自行在App上完成,业主始终被蒙在鼓里,以为只是刷脸查档而已。殊不知,在完成刷脸认证后,房子当天就被过户出去,而且立刻被买家抵押给第三方,业主房财两空。
任何事物都是一把双刃剑,现在市民刷脸办理业务的确很方便,但也意味着骗子有更多空子可钻。此前,一些地方就发生过多起“刷脸骗贷”案件。不法分子以“好处费”为诱饵,要求受害者帮点小忙,对着对方的手机摄像头点头、摇头。事实上,这就是网贷平台借款时履行的“刷脸”身份验证程序。受害者在完全不知情的情况下,欠下数万元债务。
近年来,国务院先后印发《关于加快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进一步深化“互联网+政务服务”推进政务服务“一网、一门、一次”改革实施方案》,运用信息化手段解决企业和群众反映强烈的办事难、办事慢、办事繁的问题。各地纷纷推出政务服务App,简化办事程序,让企业和群众少跑腿、好办事、不添堵。不过,方便的前提是安全,必须加强制度设计,消除安全隐患,防范安全风险。
此前,我们更多关注的是加强网络和信息安全保护,强化数据采集、传输、存储、使用、共享、开放等环节安全保障。广西南宁这起案件则为我们提了个醒,充分满足办理业务群众的知情权,解决信息不对称带来的风险同样重要。对于刷脸认证办理业务来说,信息提示不应仅仅是事前,更应贯穿于事中、事后整个过程。
针对一些“熊孩子”以给家长拍照为名义,欺骗家长配合完成人脸识别验证,进行游戏充值,前不久腾讯游戏推出新招。如果用户在游戏充值环节触发人脸识别验证,系统将自动进行语音播报及画面提示,清晰提醒正在进行游戏充值身份验证。这样一来,家长们再也不用担心被孩子“坑爹”了。这种做法同样值得有关部门借鉴。政务服务App也应加强信息提示,通过画面、语音、文字等明确地告知刷脸当事人,在刷脸的时候办理了什么业务,避免让别有心机者有机可趁。广大市民也要提高防范意识,在他人代办业务时,仔细核实业务内容,确认无误后再进行人脸识别认证。
新闻推荐
景观桥成了晾晒场,附近居民不仅将被子搭在护栏上,还用竹竿搭起了晾衣架。本报记者庄园摄本报讯(记者吴冰)日前,有市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