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学为什么重要》(美)亚历山大·B.墨菲 著薛樵风 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20年11月版
□ 郑渝川 (自由撰稿人)
我接触到地理学是在初中。初中地理的教科书内容不能“解渴”,我就到图书馆借了一些地理学的书——虽然多数内容没有真正看懂,但从地图展开,我了解到天气、山脉、湖泊和海洋生成的奥秘,对火山爆发、地震、板块运动的巨大作用也十分感兴趣。书里也提到了地理学与城市经济发展、人口流动等的关系。
在当时,地理学作为一门与现实生活关联最紧密的学科,已经深深让我着迷。我还曾因此在省里的中学生地理知识竞赛中获奖。只可惜当时地理不是中、高考科目,所以班上除了我,其他同学好像对这门课程没有什么兴趣。
“为什么我们都需要地理学?”国际著名地理学家、美国俄勒冈大学地理学教授亚历山大·B.墨菲在其所著的《地理学为什么重要》中提出了这个问题。
据统计,美国青年中只有十分之一能够在世界地图上指出阿富汗,还有半数以上的人不知道苏丹是个非洲国家。那么,在我国,人们的地理学知识素养会比美国人高很多吗?很多人对于国家的分布,其实是通过国际足球比赛得知的。我曾经询问过一些微信好友,在不上网查询的情况下,一些人画不出大致准确的“黑河—腾冲”以及“秦岭—淮河”的地理分界线,甚至还有人不知道长江和黄河起源于青海省。
《地理学为什么重要》指出,作为当代公民,提高地理知识水平、增强地理意识能提高对公共问题的切实参与。比如,我们所在的城市如果要建造据传会对环境或民众健康造成重大不良影响的大型交通项目,具备地理学知识的我们就能透过各种传言、谣言,洞悉问题的关键,不至于被错误言论牵着鼻子走;要是某些项目确实有碍环境或健康,我们也能以理性的方式参与到公共讨论中。
书中还指出,地理学的熏陶能激发我们对其他民族、地方和景观的兴趣与好奇,让我们“在头脑中构筑自然与人文的世界图景,促进对差异的欣赏,减少刻板印象”。通过地理学,我们的内心图景会变得更丰盈广阔,别的国家、城市以及一个个具体的外国人、外地人,不再是名词概念,而是鲜活的、具体的。
作者在书中说:“地理学得好,学生就有能力在身体和心理上戳破那层禁锢思维与经验的窗户纸。”而具备地理学知识素养的学生,其实也有广阔的专业发展方向,例如在走向社会后从事土地利用规划、景观建筑、环境评价与管理、空间基础科研等方面的工作。而且,因为城市扩张、自然环境变化,地理分布是常变的,这意味着与地理相关的研究与工作面对的是“常新”的现实。
新闻推荐
新华社广州1月13日电记者王浩明、吴书光2020年底,中国足协的一纸文件开启了职业足球俱乐部名称中性化的大潮。足协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