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国内 有趣社会 今日国际 白话体育
新岭南 > 热点 > 有趣社会 > 正文

流调应保护好个人隐私

来源:南方日报 2021-01-21 06:47   http://www.kcqsx.com/


■扶青

媒体梳理发现,从去年11月以来,石家庄、成都、沈阳、杭州等地至少出现10起流调(流行病学调查)泄露事件,甚至还有泄露“疫情应对演练”流调报告的荒唐事。仅进入2021年,就已有3起此类事件公布。

流调信息包括个人身份、病情健康、社会关系、行为轨迹等,一旦保护不慎,很有可能带来灾难性后果:去年,网友群起攻击成都某确诊女性“私生活混乱”,致其“社会性死亡”;11月,天津某密切接触者被围攻,自称“手机被打爆,逼得我想跳楼”……盘点这些案例,感受网络谣言和网络暴力的残酷性,也就知道了个人信息保护的重要性。

有人可能心生疑虑,国家明确建立传染病疫情信息公布制度,但同时也提到,相关机构不得泄露涉及个人隐私的有关信息、资料,那什么才是个人隐私呢?答案其实很清楚,病情信息、行动轨迹等关涉公共利益,显然应该公开,除此之外都应慎之又慎,这是信息收集利用的“最小必要”原则,也是相关部门设置流调内容、规范流调过程必须掌握的基本思路。

从多数案例来看,信息泄露往往发生在流调上报过程中。疫情多是突发事件,时间紧、任务急、调查面广、工作量大,需要大量抽调临时工作人员,许多人隐私保护意识不足。此外,从医护人员到社区防疫工作者,从医院到卫健委,流调上报过程层级多、人员多,也造就了多个风险点。这就需要控制传播半径、建立标准化流程,确保全链条、各环节工作人员增强信息保护能力,同时要采用留痕工作机制,追查到个人。

在形成网络暴力的过程中,部分网民心存“法不责众”心理,躲在屏幕后甘当键盘侠,“看热闹不嫌事大”,值得引起重视。不久前,杭州一名故意泄露流调报告内容的医师被行政拘留5日,值得引以为鉴。倘若对网友的行为放任不管,导致流调对象三缄其口,到时候伤害的就是整个防疫大局了。

新闻推荐

对反击猥亵者的讨论不能失焦

■笃鲜河南焦作17岁少年王某反击猥亵少女者被拘留一事经曝光后引发社会关注。近日,王某原就读学校教师回应称,王某退学系家...


相关阅读 

猜你喜欢
评论(流调应保护好个人隐私)


 
频道推荐
  • 四川凉山火灾引关注 4月份是森林草原火灾高发期
  • 趣闻 再大的黑洞也比不过网友的脑洞!关于黑洞,最好玩的都在这
  • 讲道理没用?不!她坐上引擎盖后, 讲的全是道理…… 最新进展:奔驰女车主已和4S店和解
  • 直击当代婚恋痛点 《如影随心》明日上映
  • 单脚站立的火烈鸟
  • 
    图文看点
    泪失禁体质?给我办他! 泪失禁体质?给我办他!
    
    推荐阅读
    危化品运输安全管理之我见... 近期全国多处发生车间事故 这些车间... 企石为老旧厂房“体检” 将“电老虎...
    
    热点排行
    4月18日 早间新闻 达芙妮继续亏损:关店千余家 转型电商遭资 北京春季求职期平均月薪10970元 过半职位 危化品运输安全管理之我见 余杨:特种设备的安全守卫者 樟木头镇开展消防安全检查 加大对火灾隐 近期全国多处发生车间事故 这些车间安全 大朗检查水库排站防汛防涝准备工作 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