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华社北京1月23日电 (记者魏梦佳、马晓冬)为备战北京冬奥会,提升冬季运动项目训练水平,几年来,由北京理工大学牵头实施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科技冬奥”重点专项“国家科学化训练基地建设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稳步实施。一项项“黑科技”已经或即将运用于我国冬季运动项目的训练中,助力“科技冬奥”,让运动员在冰雪赛场上更快、更强!
连日来,在首都体育学院的滑冰馆内,北理工光电学院仪器研究所副教授刘明带领团队一遍遍测试设备。看台上竖立着数台图像采集云台变焦设备和超高清相机,刘明盯着4K显示器中正在冰场内滑冰的测试人员图像,操作电脑,采集分析其运动轨迹。
他所负责的速度滑冰运动分析课题,旨在通过“云台变焦运动轨迹采集与动作捕捉分析”“冰场全景图像采集与运动轨迹分析”两套系统,对速度滑冰、短道速滑、花样滑冰等冰上运动轨迹和动作进行分析,可精细解析单个运动员的动作轨迹,也可对多名运动员轨迹进行同步分析。
“我们系统的作用就是把运动员的运动过程,通过连续变焦跟踪特写及全景采集的方式记录下来,再对其动作和轨迹进行分析,便于优化技术动作,帮助运动员、教练员实现科学化训练。”刘明说。
在茫茫雪原上高速疾驰,忽而起伏颠簸,忽而侧身转弯……在北理工光电学院,“冬季项目场景三维感知及重建技术”课题组的张海洋正在电子屏上展示其用三维激光雷达扫描系统搭建的崇礼滑雪场场景,让人身临其境。他身旁,摆放着两架搭载激光雷达系统的无人机。
“目前我们的相关成果已应用于国家队,可减少运动员在非训练时的损伤,提高运动效率,给教练员提供技术帮助。”张海洋希望,让技术成果惠及更多运动员。
在北理工一间实验室内,自动化学院研究生曹洪卿正穿戴好传感器装备,走上12米长的钢制滑台,踏上滑台上一副模拟雪橇,面对巨大电子屏上的滑雪场景画面,开始急速左右摆动滑行。
据悉,此项目主要是为高山滑雪、越野滑雪等项目的运动员提供室内模拟滑雪训练设备,以提升其回转、滑行等专项技术动作的训练效率。同时,通过在滑雪训练平台上安装运动形态识别与位姿测量系统,可采集分析运动员运动数据,为科学化训练提供指导依据。
课题组负责人、北理工自动化学院教授刘向东介绍,这套设备的优点是让运动员在非雪季也能在室内展开滑雪训练,滑台上的滑行速度可达百公里的时速。
新闻推荐
羊城晚报讯记者葛万里报道:第十三届春兰杯世界职业围棋锦标赛半决赛20日在线上进行,结果中国名手唐韦星九段、韩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