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绍荟1980年创作的《林之歌》,展现了西双版纳雨林的独特景色。
刘绍荟作品《生命之痕》。
《召树屯交响曲·第四章节》,该系列作品是刘绍荟为傣族叙事长诗《召树屯》创作的插图。
刘绍荟在西双版纳雨林中以白描形式创作的《藤之恋》。
作为云南现代重彩画派的创始人之一,刘绍荟以现代重彩作品被人们所熟知。在刘绍荟艺术生涯中有着两条鲜明的线索,一是贯穿他一生的西双版纳情结,二是来自中国传统民间装饰艺术的养分。两条线索,互相交织,从而形成他独特的艺术语言。
1由“线”构成的雨林
刘绍荟的西双版纳情结开始于他在中央工艺美院求学的第二年,时任院长张仃在西双版纳采风回来后举办了一场展览,在学校中掀起了一股西双版纳热,刘绍荟也是深受影响的学生之一。毕业后,刘绍荟主动申请到云南工作,重新拾起了他的雨林梦。
刘绍荟曾先后6次到西双版纳体验深入生活。“西双版纳是我的生活基地,也是我的创作福地。西双版纳的热带雨林是一个线的时间,也是最吸引我的地方。工艺美院的基础恰是以线造型,这正好引发了我对线结构、形式美的追求。”刘绍荟曾说。
1980年,刘绍荟创作了一系列以热带雨林为主题的白描作品,诠释了他对线的追求。其中,《藤之恋》《林之歌》最具代表性。这些白描作品由刘绍荟就地取材自制而成的竹笔写生绘画而成,虽是写生作品,但并不是简单地对景描摹,而是经过精心提炼而成的西双版纳雨林。
《藤之恋》采用1:3横构图,画面上以普通人站立在雨林之中所看到的场景为视角。从横轴上看,画面中包含4棵高大粗壮的树木以及一株和树一样高的蕨类植物。横向划分为6个区域,每个区域都呈现出截然不同的画面构成和氛围。例如,在画面正中的“5”字形树,是整幅画中最粗的一棵,缠绕其上的藤蔓及纹路,从树根部往上逐渐由密变疏,藤蔓纹路也顺着树干盘旋而上,给观看者一种自下而上的“动势”。而画面最右边的区域,主体树木顶部最实,而后在腰部分裂,如倒扣的漏斗一般,攀附其上的枝条和藤蔓也以垂落的方式挂在树干上,呈现出由上而下的“动势”。这样的安排,同样存在于其它几个区域之中。
刘绍荟灵活巧妙地使用线条走势、黑白对比、点线面分布构成来营造空间感,将一幅生机勃勃的雨林场景呈现出来。仿佛可以看到树木在这片土地上破土而出、向上生长。藤蔓攀附在树干上,蜿蜒螺旋而上,爬到树枝与树梢之后,因为重力而垂挂在树上,各种不同的植物相互缠绕、层叠、交叉,竞相向上。
同一系列的《林之歌》则通过竖构图的形式呈现了雨林截然不同的一面。
中国国家画院研究员王鲁湘曾评价刘绍荟的白描作品:“他笔下的《藤之恋》《林之歌》《叠彩远眺图》《景洪傣寨》等作品,普通人看到这样的自然和人文景象是要眩晕的,而他却只用一根线就整理出其内在的秩序和韵律,他特有的"线性流动"带给我们的美感叫人过目不忘。”
2“从民间来到民间去”
除了对云南的特殊情结,来自各地的中国传统民间装饰艺术也是刘绍荟艺术创作的源泉。
刘绍荟是学壁画专业出身的,大三的暑假,他曾前往山西大同云冈石窟采风。刘绍荟曾回忆说:“一到那里就被彻底震撼了。那些"大巧若拙""以方寓圆"的造像,让我感受到与毕加索立体主义相通的形式趣味。”
这次采风为刘绍荟打开一扇大门,启发他开始关注中国民间传统的装饰艺术,并从中汲取创作的养分。在刘绍荟的《七十自述》中的一段话,非常好地总结了他当时的感受:“质朴的彩陶文化、凝重的青铜时代、博大的汉代石刻、璀璨的隋唐壁画,那横跨千年的敦煌石窟,那纵贯南北的麦积山、云冈、龙门,还有积淀于民间的版画、年画、皮影、剪纸等,在这里,虽然没有名垂千古的大师,但却是亿万民间工匠前仆后继的传承、默默无闻的劳作,其创造出来的千锤百炼的艺术绝品构成了中华民族最为宝贵的传统的主流。”
1979年,《召树屯交响曲》入选第五届全国美展。这一幅融汇多种艺术形式的经典,也是许多人谈论刘绍荟艺术绕不开的作品,许多人最早也是通过这幅作品来了解他的。
《召树屯交响曲》是刘绍荟为傣族民间叙事长诗《召树屯》绘制的插图作品。这一系列作品以云南的风土人情和地方艺术为元素,融合了壁画、版画、雕塑的形式美感。在《召树屯交响曲·第四乐章》中,描绘了夫妻团圆的场景。画面中,召树屯与婻婼娜相拥在一起,背景中则用白、红褐两色绘制了身着傣族服装的少女们,载歌载舞庆祝他们重逢。而身披绸带的傣族少女形象,神似敦煌壁画中的“飞天”。刘绍荟仅用轻盈的线条勾勒、色彩平涂,便将神态各异的傣族少女描绘得栩栩如生。画面中心的召树屯与婻婼娜,则用极为浓郁的黑色和金色来呈现,线条更为厚重,仿佛铜像一般,兼具雕塑和版画的美感。
此外,刘绍荟的作品中,有不少内容都源于民间传统题材的绘画。如连环画《花灯姑娘》、美术电影《火童》、现代重彩《敦煌变体系列》《我的敦煌》、水墨《吴哥通佛像系列》等。他曾说:“这些作品不是对民间题材的重复。民间艺术最根本的问题就是历代传承下来的程式化,而我要做的,就是打破它,把我的生命意识、自我意识、梦幻、想象置换传统民间艺术,如剪纸、皮影、京剧等。”
艺术家简介
刘绍荟号园泽,湖南长沙人,1940年8月出生,1965年毕业于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现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现任桂林市美术家协会荣誉主席、桂林中国画院院长;从事中国民间装饰绘画传统与西方现代艺术的研究,是云南现代重彩画派的创始人之一。
文:龚艺超图:受访者提供
新闻推荐
1月28日,2021年春运拉开大幕,返乡车流择期北上出省。据相关部门预测,28日当天京珠北高速粤北省界出口车流达2.5万,车流迎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