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后,A股市场震荡变局,延续“高低切换”行情。昨日,以贵州茅台、宁德时代为首的“抱团股”午后再度杀跌,低估值板块涨幅较前,其中房地产股掀涨停潮,银行、保险板块也涨幅居前。业内人士认为,市场短期将持续“高低切换”行情,切换过程中可能存在反复,市场进入震荡期。
“抱团股”下挫,市场持续调整
“抱团股”是指基本面优质、被众多机构投资者认可并买入的股票,例如贵州茅台、宁德时代、比亚迪等行业龙头股。
春节后,市场风格调整,此类“抱团股”大幅调整,以白酒股为“重灾区”。经记者梳理,贵州茅台在近六个交易日内跌幅为18.5%,昨日收报2150元/股。泸州老窖、山西汾酒跌幅超过20%,五粮液跌幅超15%。
不只是白酒股,前期机构抱团重仓的各类白马股在年后均表现惨淡:近六个交易日内,明星股深信服跌超50%,光伏10倍牛股阳光电源和医药行业CRO龙头药明康德跌超30%,此外恒立液压跌近30%。
受“抱团股”拖累,指数持续走低。昨日收盘,沪指涨0.59%,报收3585点;深成指跌0.28%,报收14828点;创业板指跌1.01%,报收2977点。
值得关注的是,在“抱团股”和指数走低的情况下,中小盘股逆袭上涨。面对市场风格转变,中金财富证券江门迎宾大道营业部投资顾问尹晓峰认为,“抱团股”回调,一是因为春节假期过后的三个交易日央行在公开市场净回收短期流动性高达3800亿元,短期流动性快速回收直接导致了抱团品种估值大幅回撤;二是因为有色、化工板块暴涨吸引了很多游资,少了游资的炒作,“抱团股”的股价支撑力度下降。同时,很多资金从高估值的“抱团股”撤出,涌入到低估值的中小股盘,由此形成了市场的“高低切换”行情。
“高低切换”行情能走多远?尹晓峰分析,市场调整将贯穿二三月份,在这个过程中,“抱团股”和中小盘股相互拉锯,形成了“跷跷板效应”,市场以震荡为主,很小机率迎来普涨局面。
多只明星基金大跌,基民收益缩水
受股市下跌的影响,基金也难逃厄运,仅2月22日一天,就有超过九成主动偏股型基金下跌。2月24日,由于重仓白酒、医药等龙头股,易方达蓝筹精选混合、中欧医疗健康混合A等多个“明星”基金出现估值大跌的情况。江门基民小赵告诉记者:“春节前有2千多元收益,春节后短短六个交易日,收益就缩水至300元。”
2月24日,“公募一哥”张坤管理的基金易方达中小盘宣布暂停申购,理由是为了基金的平稳运作,保护基金持有人利益。数据显示,该基金前三位的重仓股分别为贵州茅台、洋河股份、泸州老窖。该消息影响市场情绪,昨日白酒股再度下跌。
市场持续调整,部分基民赎回意愿升温。Wind数据显示,2月18日开市至2月24日,在302只可统计的股票型ETF中,份额减少的基金与份额增加的基金数量旗鼓相当,有116只基金份额减少,有118只基金份额增加,4只ETF份额减少超过1亿份。
不过也有投资者逢低布局。2月24日,103只股票型ETF场内流通份额增加,93只股票型ETF场内流通份额减少,份额增加最多的国寿安保中证沪港深300ETF、天弘中证光伏产业ETF、华泰柏瑞中证光伏产业ETF,当天份额分别增加39.36亿份、4.17亿份、3.02亿份。
业内人士认为,“抱团股”的大幅下跌,导致重仓持有这些股票的基金也出现了比较大的跌幅。这些基金之前涨幅较大,所以现在跌起来也比较快,属于正常的回调现象。业内人士建议,投资者降低收益预期,毕竟在连续两年的“基金大年”之后,市场需要一定的休整。在基金配置方面,可在权益类基金和绝对收益型基金之间保持“均衡配置”。
投资者勿盲目追涨杀跌,可关注顺周期板块
展望未来市场行情,业内人士认为,市场主线依旧是顺周期行业。同时,市场大概率通过宽幅震荡或轮动消化估值,资金可能会从高估值板块外溢到低估值领域。
目前,同是顺周期板块又是低估值领域的有银行、地产、建筑建材、交运等板块。尹晓峰说:“在市场震荡期,建议投资者不要盲目追涨杀跌。板块方面可关注有色、银行、建筑建材等顺周期股,或逢低吸纳一些市盈率较低,业绩没有亏损,基本面较好的个股。”
建筑建材方面,银河证券指出,虽然一季度是建材行业淡季,但在春季提前开工的背景下,水泥行业低估值龙头有望受益于需求提升带来的高弹性,具备较好投资价值。从估值方面来看,水泥板块整体估值偏低,14只个股最新滚动市盈率不足20倍,其中10只个股不足10倍,最低的宁夏建材市盈率仅6.9倍,估值处于近五年来较低水平。板块龙头海螺水泥、华新水泥市盈率均不足9倍。
银行方面,银河证券指出,宏观经济持续修复,利好银行业绩改善和资产质量优化。多家上市银行2020年净利增速已实现转正,业绩表现超预期,资金关注度提升,对板块估值形成支撑。互联网贷款监管细化利好商业银行风控,对商业银行信贷投放整体影响有限,大型国有银行和优质股份银行资本实力突出,可跨区开展业务,在互联网贷款领域的优势有望增强。当前板块估值处于历史低位,投资性价比高,配置价值凸显。
江门日报记者陈倩婷
新闻推荐
教育部等六部门联合印发《义务教育质量评价指南》 不单纯以升学率评价学校、校长和教师
据新华社北京3月18日电考试排名、分数、升学率,这些曾套着中小学校的“紧箍咒”,如今要“松一松”了。教育部18日召开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