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炸年糕
讲述人:英子
风味产地:河北地区,来莞10年
在南方过了好多个春节,每每都过得像个大周末,因为心心念念的年夜饭,我做不出故乡的味道。一是故乡迢迢,很多食材因为山长水阔无法抵达;二是厨艺潦草,从前没有好好地跟妈妈在厨房学几招,好多心里惦记的味道慢慢随着时间变淡了。
今年过年时,家里亲戚转给我一个网上小店的链接,说里面可以买到一些家乡特色的食材。进去之后惊艳到了我,仿佛飞回了故乡,逛到了小镇中心的市场,每一种食品都勾起我的馋虫,也勾起儿时的记忆。
油炸年糕是小时候过年的必备,每年的忙年季里,会有一天专门分配给炸年货,油炸麻花和麻叶是够吃整个正月的点心,而年糕则是正月里和饺子平分秋色的主食。我们那儿的年糕是黄米磨面做的,黄米就是五谷中的黍子,杂粮,形似小米,比小米颗粒略大,在北方当糯米用,所以年糕有黏糯的口感,稍微有点苦,一般会包上豆沙和红糖馅。我觉得红糖馅和年糕最默契,刚出锅的炸年糕,最外层是酥脆的气泡皮,中间是厚实黏糯的面,咬到深处,遇见一口热乎乎流淌的红糖汁,恰可以中和黄米面的微苦。年糕一年只炸一次,几大盆,除了刚出锅的那一顿,其余时间吃到的是冷冻过又蒸热的,酥脆的外皮就没有了。
除了年糕,那天我随手扫进购物车的,还有红糖烧饼、果蛋子、柴沟堡熏兔、蔚县杏干、坝上土豆粉、干葫芦条,甚至有当地的玫瑰咸菜和圆白菜泡菜,每一种味道都曾经深深安抚过我的胃,就算一口咸菜,也是家乡味的最可口。
收到这箱带着满满乡土气息的食物和食材,装满冰箱,我充分理解了别人从故乡归来时装满后备箱的满足与豪气,我的年味也有了底气。
我们为什么在过年时渴望回到故乡,因为想见故乡的亲人,想吃从前的食物,想念特有气候带的温度与气流,想重温曾经的自己。出走半生,时空变迁模糊了记忆,有时真的需要印证一下,自己真的是从某地出发,出发时还是青葱少年。
记得我小时候,爷爷奶奶和父母总是特别钟爱年糕,有多种主食的情况下,会优先选年糕吃,而当时年幼的我,对这种有些微苦的杂粮,不是特别有好感。如今,我也到了吃到正版老家油炸年糕才觉得有年味的年龄,我似乎隐隐理解了,一个人对某种食物的执着中,有多少因为味道,又有多少是因为情感。
新闻推荐
“一阵催花雨,数声惊蛰雷”,《中国天文年历》显示,北京时间3月5日16时54分将迎来“惊蛰”节气。此时节“数九寒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