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魁兴
俗话说“有钱没钱,回家过年”。然而,牛年的春节受疫情反弹的影响,很多人都不得不在工作地过年了。
中国人的年俗是一种团圆文化,父母在哪里,家就在哪里,儿女们就回哪里过年。其实,近年来中国的年俗也有了一些变化,过去我们说回家过年多是从城市到乡村像候鸟一样的迁徙,现在有条件的家庭已经开始向城镇流动了,毕竟城市文化比乡村文化丰富很多。甚至有些人的年俗不再是吃吃喝喝了,已经开启了旅游过年的新年俗。这说明,随着物质文明的进步,人们的文化生活也越来越丰富多彩了。比如,北方人到海南去过年,南方人到北方来过年,那年过得就更有意义了。
就地过年则给年轻人异地过年找到了理由。更何况,今年的春节与往年不同了,为了家人的身体健康,人们最好不要回家过年,在哪里就业就在哪里过年。这样即减少了旅途的奔波,又有利于防控疫情,等于为国家为社会做出了自己的贡献,就地过年更多了一份责任与担当,何乐而不为呢。
随着社会的发展,就地过年也是文化的发展,当然今年疫情防控也是就地过年的一个重要原因。毕竟,国内疫情呈现出多点散发和局部聚集性疫情交织叠加态势,“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任务非常艰巨。就地过年有利于防控疫情,当然政府会积极倡导了,人们也会自觉践行就地过年的理念。因为就地过年不会减少年味,对于首次就地过年的人们来说,更会感觉到“年”味更浓,更会感觉到各地年俗的趣味不同,换言之,就地过年更能感受到各地年俗文化的多姿多彩。
春节图的就是一个红红火火,图的就是心情愉快,在哪里过年要遵守自愿安全的原则。疫情期间,过年要红火,更要安全和健康,在做好自身防护的前提下,我们过一个愉快而又健康的春节。如果处处似家乡,哪里过年岂不都一样!
新闻推荐
毕传国春节期间,很多孩子都会收到压岁钱,这笔收入如何处理让一些家长很是头疼。国家儿童医学中心、首都医科大学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