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玉龙
80后90后是当下生育大军的“主力部队”,他们被“996”的洪流裹挟,披星戴月奔忙,以“社畜”自嘲。然而,谁也不想输在起跑线,许多新手爸妈早已熟识“生命早期1000天”“早教”这些字眼。托育是当下年轻夫妇焦虑的重要来源之一。托不托、托给谁、怎么托,1000个家庭有1000种想法,而他们共同面对的是为数不多的选项。(2月22日半月谈)
年轻人“托育”焦虑是亟待解决的社会课题。据中国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调查显示,在0至3岁婴幼儿的家庭中,有托育服务需求的占30%。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调查数据显示,我国0至3岁婴幼儿入托率只有5%左右。尤其是,全面两孩政策实施以来,家庭养育矛盾日益凸显,这也正需要成熟的“托育”体系尽快建立起来。
纾解年轻人“托育”焦虑,其中关键是各级政府对此重视。值得庆幸的是,国家发展改革委正在推动将托育服务有关内容纳入“十四五”规划纲要、编制“十四五”托育服务体系建设规划。当然,对于各级政府来讲,应该注重发展普惠托育服务体系,将婴幼儿照护服务纳入社会经济发展规划和国民健康规划,以真正造福于民。
同时,正如媒体报道,社区和单位也是发展普惠“托育”的重要依托。比如,杭州市下城区在家门口搞起了“微托育”:做好同老旧小区改造的结合,由街道免费提供社区配套用房来办托育点,引入社会专业机构运营。这就值得借鉴。还如,有的县区还将托育工作经费纳入财政预算,采取以奖代补的形式。这些举措同样能够纾解年轻人“托育”焦虑。
用工单位也应该对年轻职工“托育”问题多些关注。国家卫生健康委出台的《托育机构设置标准(试行)》和《托育机构管理规范(试行)》。其中明确提出,支持用人单位以单独或联合其他单位共同举办的方式,在工作场所为职工提供福利性托育服务,有条件的可向附近居民开放。所以,用工单位也不妨积极尝试。
可以说,只要合力为之,年轻人“托育”焦虑必能够得到有效纾解。尤其是,在国家层面,规范托育行业发展的各种文件正在陆续出台,顶层设计雏形日渐清晰。当然,无论托育行业如何发展,对于有娃的夫妇而言,也应该尽到自己的监护责任,再忙再累也不能忽视对孩子的陪伴,毕竟,“家庭为主,托育补充”当为“托育”的基本原则。
新闻推荐
据新华社北京3月20日电民政部20日会同有关部门联合召开进一步打击整治非法社会组织电视电话会议,全面动员、部署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