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5日,沙尘笼罩下的河北省廊坊市万达广场。新华社发
3月14日至15日早晨,北方多地出现扬沙或浮尘,北京、河北北部、山西北部、内蒙古中西部、甘肃西部等地出现沙尘暴,局地出现强沙尘暴。
这次沙尘暴天气是怎样形成的?中央气象局专家详解成因:一方面是前期整个北方地区整体的温度显著偏高,同时降水偏少;另一方面是蒙古气旋逐渐发展,高压逐渐加强,导致高低压之间的气压梯度非常大,非常容易导致沙尘起沙和传输。
专家提醒,由于沙尘粒子的浓度比较高,对公众的出行和健康会产生不利影响,建议公众尽量减少户外活动,注意交通安全。
局部地区能见度不足500米
中央气象台监测显示,3月14日至15日,北方多地出现扬沙或浮尘,北京、河北北部、山西北部、内蒙古中西部、甘肃西部等地出现沙尘暴,局地出现能见度不足500米的强沙尘暴。据气象卫星估算,可视的沙尘区面积约为46.6万平方公里,这也是近10年来影响我国最强的一次沙尘天气过程。
中央气象台发布沙尘暴黄色预警:受冷空气影响,15日下午至夜间,西北地区大部、东北中南部、华北大部等地有扬沙或浮尘天气,其中,内蒙古西部和东南部、甘肃北部、宁夏北部等地部分地区有沙尘暴。16日,河北南部、山东、江苏、安徽、甘肃西部、内蒙古西部等地受高空沙尘输送影响,仍将有扬沙或浮尘天气。
南方日报驻京记者发现,15日早上,空气呈泛黄色,并伴有呛鼻的沙尘味道;停在外面的车辆,覆着一层灰土。不过,伴随一场大风,临近中午时,沙尘浓度肉眼可见有所下降,能见度也大大提高。
数据显示,我国沙尘天气主要出现在春季和冬季,其次为秋季,夏季最少。春季(3—5月)发生的沙尘天气次数,占到全年的77.5%。其中,沙尘天气最频繁发生的月份是4月,其次为3月和5月。
本次沙尘主要起源于蒙古国
这一场近10年来影响我国最强的沙尘天气是怎样形成的?
中国气象局环境气象中心主任张碧辉介绍,这次强沙尘暴天气过程,是从13日开始从宁夏、甘肃等地开始出现沙尘天气,14日在蒙古国的大部分地区出现强沙尘暴的天气过程。随着蒙古气旋的东移南下,沙尘天气的影响范围进一步扩大。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荒漠化监测中心评估显示,本次沙尘天气主要起源于蒙古国。3月14日上午,蒙古国西南部发生沙尘天气,沙尘随气流向南移动;当日傍晚,沙尘自蒙古国与内蒙古中西部交界处入境。随后,内蒙古巴彦淖尔等地发生沙尘暴。3月15日凌晨,沙尘开始影响京津冀地区。目前,沙尘还在继续向东南移动。
15日,新疆南疆盆地、宁夏、甘肃、内蒙、陕西、山西、河北北部、天津等地已经出现沙尘天气过程,其中内蒙古中部、陕西北部、山西北部、河北北部等地已经出现沙尘暴天气,这次过程对华北地区的影响,15日傍晚随着冷空气的南下,沙尘天气的影响逐渐减弱。
张碧辉解读,这次沙尘天气的成因主要是两方面,一方面是前期整个北方地区整体的温度显著偏高,出现了历史同期最高的气温,同时北方地区的降水整体是偏少的,尤其是内蒙古等地近10天都没有明显的有效的降水。
第二方面是气象条件的影响。“从13日开始,蒙古气旋逐渐发展,高压逐渐加强,导致高低压之间的气压梯度非常大,所以就出现了地面大风天气,非常有利于沙尘的起沙和传输的过程。”张碧辉说。
可能波及长三角中北部地区
此次天气过程,为何三北防护林没有“拦住”沙尘?张碧辉表示,防护林主要是对近地面的扬沙、浮尘有抑制作用,但对整个风场的影响和作用却非常有限,特别是在这种非常强的天气过程下,防护林对沙尘的作用就比较低,范围作用也很小。
张碧辉表示,根据目前地面风场预报,本轮沙尘天气主要影响时段为15日至16日,随着沙尘逐步南下,影响范围可能波及长三角中北部地区。同时仍须注意,京津冀地区转为高压后部偏南风主导,有沙尘过程残留及回流风险。
“后期19日至22日,又有一股冷空气的影响,不过考虑沙尘天气的强度比这次过程要弱,主要影响西北地区。”张碧辉提醒,在较强的沙尘天气影响下,由于沙尘粒子的浓度比较高,对公众的出行会产生影响,对公众的健康也会产生不利影响,建议公众尽量减少户外活动,注意交通安全。
南方日报驻京记者赵晓娜
新闻推荐
2月银行理财产品发行量环比减少1027款 权益类理财收益率继续领先
日前,普益标准发布了银行理财市场月报。报告指出,2月共新发了3889款银行理财产品,产品发行量环比减少1027款,受春节假期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