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国内 有趣社会 今日国际 白话体育
新岭南 > 热点 > 多彩国内 > 正文

最高法报告详谈人格权保护传递诸多信号

来源:南方日报 2021-03-24 20:47   http://www.kcqsx.com/


■笃鲜

侵害“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于敏名誉权、微信群侮辱人格、职场性骚扰、购买进口冻虾的万名消费者信息泄露……这些事件看似没什么关联,在司法层面却都指向了人格权保护。去年全国两会,人大审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将人格权单独成编成为一大亮点。今年全国两会,最高法工作报告列举案例详谈“加强人格权保护”,更是传递诸多信号。

办理审结侵害人格权案件,是各地各级法院对人格权相关法律规定的运用,说明人格权保护已经在司法层面受到重视,在个案中得到生动实践。将这些案例写入最高法工作报告并作阐释,体现了最高司法机关对这些典型案例的肯定,宣示着司法贯彻民法典、保护人格权的鲜明态度,为司法机关接下来的工作作出指引。

以性骚扰为例,实务界曾困惑于其法律性质界定,侵害名誉权、身体权、性自主权等说法不一而足,又都似是而非。法律适用难,显然会影响受害人权利保护,让不法者缺乏忌惮。民法典人格权编通过概括和列举的方式,将性骚扰受害人明确纳入保护,上海等地法院已根据相关规定,审理职场性骚扰损害责任案,捍卫公民人格权。提出“让性骚扰者受到法律制裁”,更亮明了依法严惩性骚扰的导向。

列举案例也是面向公众的一次人格权普法。对很多人来说,“人格”的概念十分抽象,只谈法律保护人格权,难免让人摸不着头脑。但透过案例能够发现,享有人格权的主体广泛,有“两弹一星”功臣,有微信群里的普通人,也有人数过万的消费者群体;人格权的内容非常丰富,冻虾案中体现为禁止滥用个人信息、保护隐私权,微信群侮辱人格案中保护名誉权,制裁性骚扰指向身体权和健康权保护……人格权并不是一个空泛的法律用语,它就存在于每个人的日常生活中,为人身权利与人格尊严提供保障,是人的基本权利。正如最高法报告所指出,依法公正审理人格权保护案件,“充分彰显民法典的人民立场和共和国人民的主体地位”。司法为维护人格权撑腰,作为公民也要了解法律所赋予的权利,才能更主动、更充分地维权。

重视自身权利与尊重他人权利同样重要。人格权覆盖面广,一些内容在过去又常常被忽略,要求人们在生活中注意规范言行,不侵害他人的人格权。安装可视门铃朝向邻居门口,会记录下邻居家人员出入及内部环境等情况,即便出发点是保护自身安全,也不能侵扰邻居生活安宁,侵犯他人隐私权。同时应当注意到,目前在人格权保护方面仍有比较模糊的地方,比如在微信群里造谣辱骂他人是侵犯名誉权,但只说别人一句“草包”,是否侵犯对方人格权呢?有必要通过以案释法等类似活动,为公众厘清权责边界。

新闻推荐

记者专访马斯克:“十四五”规划带来什么机会

近日,记者以视频连线的方式,独家专访了刚刚参与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21年会讨论的特斯拉CEO马斯克。这位致力于“颠覆型创新...


相关阅读 

猜你喜欢
评论(最高法报告详谈人格权保护传递诸多信号)


 
频道推荐
  • 四川凉山火灾引关注 4月份是森林草原火灾高发期
  • 趣闻 再大的黑洞也比不过网友的脑洞!关于黑洞,最好玩的都在这
  • 讲道理没用?不!她坐上引擎盖后, 讲的全是道理…… 最新进展:奔驰女车主已和4S店和解
  • 直击当代婚恋痛点 《如影随心》明日上映
  • 单脚站立的火烈鸟
  • 
    图文看点
    泪失禁体质?给我办他! 泪失禁体质?给我办他!
    
    推荐阅读
    危化品运输安全管理之我见... 近期全国多处发生车间事故 这些车间... 企石为老旧厂房“体检” 将“电老虎...
    
    热点排行
    4月18日 早间新闻 达芙妮继续亏损:关店千余家 转型电商遭资 北京春季求职期平均月薪10970元 过半职位 危化品运输安全管理之我见 余杨:特种设备的安全守卫者 樟木头镇开展消防安全检查 加大对火灾隐 近期全国多处发生车间事故 这些车间安全 大朗检查水库排站防汛防涝准备工作 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