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甲录》内山完造 著刘柠 译九州出版社2021年1月出版
萧玖(书评人)
日本作家内山完造是鲁迅的挚友,视中国为“第二故乡”,1917年至1945年在上海经营内山书店,自起汉名“邬其山”。上海内山书店,作为战前日本在海外首屈一指的独立书店,亦为国际左翼文化据点,与鲁迅交集尤多。内山的处女作《活中国的姿态》出版时,鲁迅亲自作序;鲁迅逝世后,内山是治丧委员会十三名委员中仅有的两名外国人之一(另一位是史沫特莱)。至今,百年老店内山书店仍在日本汉学界扮演着重要角色,被视为神保町汉学系“御三家”之首。
内山完造晚年从事日中友好工作,1959年9月应邀来中国出席新中国成立十周年庆典,因为脑溢血,在北京协和医院病逝,葬于上海万国公墓。内山夫妇的墓志铭由夏丏尊题写:“生为中华友,殁作中华土,吁嗟乎!”
1960年,内山完造回忆录《花甲录》由岩波书店出版。2011年,由平凡社再版,并编入权威的“东洋文库”。问世逾半个世纪,早已沉淀为日本现代汉学经典。
《花甲录》作为一部重要汉学著作,不仅是内山完造的个人史——自出生到从上海回国的60年回忆,从中也折射了从十九世纪末至“二战”结束的日本现代史、社会世相史和中日关系史。
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上海,战云密布,扼守公共租界战略要津的内山书店,吸引了中日两国各界视线,其影响力远远溢出文化圈。书店“往来无白丁”,陈望道、欧阳予倩、田汉、郁达夫、郭沫若、沈雁冰、柔石、萧军、萧红……
最著名的书客,当属鲁迅——他把书店当成自家客厅和便利店,连寓所的房租、水电费都由内山书店代缴。在鲁迅结识的日本友人中,经内山引荐者,超过160人。鲁迅去世前一天,以日文致信内山,请他帮助安排日医救治。“八·一三”淞沪抗战时,内山出面搭救被捕的许广平。郭沫若、陶行知、夏丏尊等进步文化人,都曾得到过内山的营救。
毫不夸张地说,内山完造和他的书店,不啻为严峻时代中日关系最坚实的桥梁。
新闻推荐
本报首席评论员胡蓉扩大内需,每年都是政府工作报告的重要内容。在构建新发展格局大背景下,扩大内需的重要性今年更上层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