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破伤风,大家最容易联想起来的是“扎到生锈铁钉”“牙关紧闭”等,但如果没有明确的外伤史,仅靠一些非典型、不严重的临床症状,要诊断破伤风就比较困难了。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最近就治疗了一例这样的患者。近日,已康复出院的患者特意嘱咐家属将锦旗送到医院,感谢医护人员的细心照顾。
据了解,来自福建省诏安县的65岁涂姓阿伯,最近突然出现无法张口伸舌、声音嘶哑等不适,而且情况越来越严重,于2月初到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就诊。入院后,患者无法张口伸舌的症状仍在加重,并出现腹肌紧张的情况,具有破伤风的临床表现,但患者近期并无外伤病史,这让诊断陷入难局。经细致询问,有了新的发现,原来患者在发病前5个月,曾自行拔除了1颗蛀牙。
结合新的病史发现,以及越来越明显的破伤风症状,医师团队高度怀疑涂伯为破伤风患者。考虑涂伯腹部肌肉以及咬肌紧张的症状逐渐加重,已影响到正常的咳嗽排痰功能,后续有可能进一步出现危及生命的情况,当天即转入EICU独立单间病房。经多部门会诊,通过 “压舌板试验”,终于明确了诊断。
医师介绍,“压舌板”试验是临床上用于诊断早期破伤风的一种体格检查手段。严重的破伤风,即使经过针对性治疗,其肌肉紧张症状通常也会持续约3至4周,完全恢复可能需要月余,病程较长,如何做好患者的器官功能支持工作,成为治疗的重中之重。医师团队一方面为患者进行雾化治疗、稀释痰液,另一方面为患者翻身拍背以及机械辅助排痰,经过多个科室的通力合作,涂伯的病情一天天好转,咬肌紧张等症状逐渐改善,自主排痰能力也逐渐恢复。在11天的重症监护治疗后,涂伯顺利转出至普通病房,并于2月底康复出院。
本报记者 魏朝霞 通讯员 陈永如 文/摄
新闻推荐
养老金,事关每个人的切身利益。刚刚公布的“十四五”规划明确提出,健全养老保险制度体系,逐步提高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