缪伯英
投身党组织地下联络活动
1921年10月9日,缪伯英与有着共同理想和信仰的共产党员何孟雄喜结连理,在景山东侧的中老胡同5号举行了结婚典礼。从这天起,他们家就成了党组织的地下联络站,同志们经常在他们家里开会活动。
在中老胡同5号,缪伯英夫妇一边学习,一边从事党的工作,一起为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的机关刊物《工人周刊》和《劳动通讯处》编写了大量文章,介绍国内外工人生活和斗争的情况,受到工人们的欢迎。
1922年秋,陈独秀从上海秘密来到北京,住进了中老胡同5号,准备赴苏俄出席共产国际“四大”。他听说何孟雄出席少共国际“二大”时所带的介绍信和“致国际少年共产党大会书”是缪伯英帮着缝在衣服夹缝里的,当时连看守都没搜出来,便想也这样干。何孟雄闻听此言表示,自己虽然在满洲里被捕没去成,但缪伯英确实是把文件缝进了衣服夹缝里。两口子爽快答应了陈独秀的请求。缪伯英穿针走线,巧妙地将文件缝进了陈独秀衣服内层。
1923年2月,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爆发。2月7日拂晓,直系军阀吴佩孚的军队与警察镇压长辛店罢工工人。缪伯英与罗章龙、高君宇、何孟雄等一起,在这个地下联络站附近秘密编辑《京汉工人流血记》,并到长辛店组织救护,慰问受伤工人、援助失业工人。为合理发放募集来的救济物品,缪伯英还到受难工人的家里逐一了解,及时把东西送到他们手中。
为后世留下宝贵精神财富
1924年5月21日,张国焘在北京被捕后叛变,北京党团组织暴露。缪伯英根据党组织指示,回到自己的家乡湖南开展革命运动。后来,她又转战武汉、上海领导革命运动,一刻都没有停歇。
1929年10月,缪伯英突患伤寒病,被送往上海仁济医院救治。10月下旬,病危之际的她神态凝重地对丈夫说:“既以身许党,应为党的事业牺牲。奈何因病行将逝世,未能战死沙场,真是恨事!孟雄,你要坚决斗争,直到胜利!”年仅30岁的缪伯英,告别了党,告别了亲人,溘然长逝。
时光飞逝,岁月如梭。
今天的鲁迅中学,是目前国内保存最为完好的中国近代教育设施之一。来到这里重温历史的人们,都会被百年前那些年轻、坚定的女性所感动。昔日女高师学生们参与的一系列反帝爱国运动,不仅显示了“妇女撑起半边天”的巨大力量,也展示了共产党员投身革命洪流的奋斗不息。她们怀着人民解放、民族振兴的火热理想,不畏强暴、不畏牺牲,为后世青年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完)(据《北京日报》贾晓燕/文)
新闻推荐
景柱委员代表全国工商联发言 发挥民营企业在科技自立自强中的积极作用
据新华社北京3月8日电景柱委员代表全国工商联8日在全国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视频会议上发言时说,建设现代化强国,实现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