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国家航天局公布的“天问一号”拍摄的高清火星影像图。
3月4日,国家航天局发布3幅由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探测器拍摄的高清火星影像图,包括2幅全色图像和1幅彩色图像。新华社发(国家航天局供图)
新华社北京3月4日电(记者胡璐、任沁沁)“为确保后续任务的顺利,"天问一号"到达火星后,还要对预选着陆区乌托邦平原的地形地貌进行详查、对进入火星的飞行走廊气象进行观测,以免着陆火星时遇到沙尘天气,经风险评估后,在5月到6月择机着陆火星,进行巡视探测。”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科技委主任包为民4日在全国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首场“委员通道”上说。
他说,今年我国宇航发射有望首次突破40次,我国空间站将进入建造阶段,“天问一号”还将完成对火星的后续探测。
在人类对太阳系探索的历史上,火星总是给人们带来无限期待和遐想。“此时,我们的"天问一号"正以每秒4.8公里的速度在火星轨道上进行环绕探测,各项指标正常。”包为民说,今天又传回了高清近火局部照片,这是中国首次拍摄的近景火面图像,这里蕴含着大量的科学信息等待科学家们去研究。
他介绍,截至目前,全球共开展了近50次火星探测,但2/3的探火任务均以失败而告终,说明探火之路险象环生。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虽然起步晚,但起点高、效率高、挑战大、创新强,一次将实现对火星的“绕、着、巡”探测,“三步并作一步走”。
新闻推荐
新华社西安3月2日电(记者杨一苗、韩啸)记者3月2日从陕西省文物局了解到,陕西省近期在关中和陕北地区启动全省黄河流域革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