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育蒙
对于离乡在外的人来说,其实很多时候都是“在路上”。每一年“春运”,面对回家路,无论多远、多艰难,很多人都会踏上归程。
对于生活在城市的离乡人来说,节奏很快,也只有回家的那几天,才觉得“慢”是种难得的享受。不过以前交通还不是很发达的时候,春运归家,那种绿皮火车的“慢”,却是在心底不觉得是种享受的。如今归乡路越来越快,反倒会怀念那时候的“慢”。这么多年春运归家,也唯独是工作的第一年,那趟春运归家路,觉得很温暖。
那一年,从哈尔滨的一所大学毕业后,我留在了东北工作。因为是第一年工作,工资并不高,年底回家,我不敢买机票,于是选择了40小时的火车硬座,那是外出求学以来,第一次快要过年了才回家,也是第一次真正意义上感受到“春运”。
那时候还没觉得“慢”是种享受,火车呼啸而过,窗外的皑皑白雪不断退向身后,但总感觉回家的路还很长,火车很慢。绿皮火车的硬座车厢里,暖气虽足,但空气质量很不好。渐渐入夜,倦意袭来,耐着瞌睡,胸腔已经开始胆颤。春运的火车上,虽然人挤人,但是只要回家,赶一次“不散”的年集,所有的舟车劳顿,都是值得的。
但是屋漏偏逢连夜雨,车子刚进沈阳,我旁边座位上的一个姑娘下车了,上来了一位满身酒味的大叔。本来开足暖气的车厢就比较封闭,空气就比较差,加上自身的困乏,也吃不下东西,在酒味和暖气的燥热下,我觉得自己快要吐了,胃在翻滚。虽然心中有很多不快,但无奈座位安排,我也只能隐忍不发,但大叔似乎看到了我痛苦地表情,他盖住了随身携带的小酒瓶。但是那种浓烈的酒味,却始终环绕着我。我唯一的感觉就是,车子开快点,快点回家。
值得欣慰的是,车子很快到了下一站,大叔起身跟着人群挤向车门边,我暗自庆幸,酒味终于离我而去,并且在车子开动之后,座位不再有人来坐,我一个人可以占用两个座位,还可以躺一会。事实上因为头晕难受,我确实在接下来的旅途中,都是昏昏欲睡。
第二天早上,随着列车广播的声音,火车已经快到站了,我起身去卫生间洗漱,却惊讶地发现,大叔坐在车厢连接处,靠着车厢呼呼大睡。那一瞬间,我突然觉得无比感动。我没有叫醒大叔,而是把洗脸用的湿巾放在了他旁边。其实在东北上学工作,我知道会有很多人,因为要御寒而喜欢喝酒,但是大叔却怕影响到我,放弃了舒适的座位。那一刻,我觉得,“春运”的路程虽远,但总有些温暖,伴着左右。
那还是十年前的事了,如今我早已在南方的一座大都市扎根。去年老家的车站通了高铁,春运回家,早已告别了绿皮火车的硬座时代,坐上高铁,早上出发,中午就能在家吃饭了。
春运的归家路,虽然越缩越短了,但是那记忆中的温暖,却依旧绵长。
新闻推荐
新华社北京3月7日电(记者任沁沁、胡璐)“分数是重要的,但分数不是教育的全部内容,更不是教育的根本目标。”全国政协委员、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