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勇海
过去,酒店客房清洁工作是否到位,主要靠人工检查,可能出现遗漏等问题。目前,杭州市下城区卫生监督所正在试点运行“透明保洁智能监管”系统。试点酒店内,每一件床上用品都被装上了芯片,服务员用机器一扫,就能将数据上传。为了做到专布专用,另一家试点酒店,还在每一块抹布上装了芯片,如果用擦洗手池的抹布去擦马桶,这个芯片就会发出警报。
近年来,酒店内的卫生乱象层出不穷。比如2018年11月,网友“花总丢了金箍棒”发布暗访视频,曝光了国内多家五星级酒店的卫生乱象,诸如用脏毛巾擦杯子和马桶等,在网络上引发轩然大波。又如,不少媒体暗访发现,一些酒店所谓的所有用品“一客一换”,其实是用过才给换,甚至是根本不换,就让下一波客人入住,给消费者的健康造成或明或暗、或大或小、或长或短的影响。
在这样的乱象之下,顾客自然期待给酒店的床品、抹布装上芯片了。按照下城区卫生监督所的设想,顾客入住试点酒店后,拿出手机扫一扫房间内张贴的二维码,就能看到棉织品更换和送洗记录、杯具清洗消毒以及洁具清洗消毒情况等客房保洁过程信息。从理想状态说,如此一来,酒店用品的更换、保洁与消毒等信息就变得透明,这既可以满足旅客的知情权,捍卫旅客的健康,也能倒逼酒店提升卫生管理。
不过,现实要比理想状态复杂得多。顾客扫码即知酒店用品的更换、保洁与消毒等信息,就能很好地避免“毛巾门”“床单门”等负面事件了吗?显然不是。比如,如果保洁员用擦洗手池的抹布去擦马桶,抹布里的芯片就会发出警报,保洁员仍然不管不顾、酒店管理人员仍然不闻不问,也就相当于无用了。尤其是,芯片里载明的更换、保洁与消毒等信息,恐怕未必都能保证是真实无误的,实现信息保真最关键。
正是因为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一些酒店内的卫生乱象是多年来屡教不改的问题,酒店旅客的知情权几乎长期得不到保障,健康权益甚至被一些酒店长期漠视。何以至此?说白了,每一家酒店能否落实“一客一换”以及“一客一消毒”等行业规矩,还是要凭借经营者是否拥有一颗“业界良心”。任何商品都必须充分尊重消费者的知情权,而保障消费者的知情权,首先要让经营者有良心。
所以,给酒店用品装芯片等技术手段的长期效果还有待评估,毕竟,再严密的措施也要靠人来落实。要让酒店用品让顾客用得放心,既需要装芯片之类的现代科技手段,更需要旅游、市场监督、卫生等部门对酒店的监管紧紧跟上,对每家酒店实行常态化监管,对违反法律或行业规定的酒店加大经济惩罚,及时进行星级调整,甚至追究经营者的法律责任。此外,还需更严明的卫生标准和行业规范准则。
新闻推荐
石飞乌鸦俗称黑老鸹,是世间最黑的鸟,不管飞到哪里,讥笑声总也甩不脱,如影随形一般。不过,乌鸦自己却感觉良好,到处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