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比利时和新西兰研究人员在新西兰东部海域发现三种会发光的鲨鱼,首次证明鲨鱼也属于发光生物。
比利时鲁汶大学和新西兰国家水事和大气研究所研究人员去年1月在新西兰东海岸附近海域研究时发现铠鲨、灯笼乌鲨和南方乌鲨三种鲨鱼会发光。
相关研究报告今年2月26日刊登于《海洋科学前沿》杂志。
美国全国广播公司网站3月2日援引研究报告报道,这三种鲨鱼均生活在海面以下200米至1000米的弱光层,位于光线无法穿透的无光带上方。它们下腹部发出蓝光,类似于照进海水的自然光,可以消除因遮挡上层光线产生的影子。研究人员因此猜测,它们这一发光特点有利于迷惑其他动物,包括潜在天敌和猎物。
不过,这种猜测可能不完全适用于几乎没有天敌的铠鲨。铠鲨通常栖息在海面以下300米处,成年后体长可达1.8米,以捕食小鲨鱼、底栖鱼和甲壳动物为生,是迄今发现的最大水下发光生物。令研究人员吃惊的是,铠鲨背鳍同样能够发光。
研究人员说,他们需要进一步研究,以查明鲨鱼发光机制以及铠鲨为何背鳍也能发光等。
发光生物是指自然界中自体能够发光的生物。人们先前熟知的海洋发光动物包括水母、乌贼等。
研究人员在报告中写道,“深海生物发光在塑造地球海洋生态系统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
点评:鲨鱼也是发光生物。这似乎有些颠覆人类的认知,印象当中的发光生物似乎都是小巧玲珑的,因为它们处于食物链的低端。鲨鱼也发光,至少说明,在大自然中,没有绝对安全的生物体,它们都会给自己设置某种生物保护系统。人类应该也不例外,所以当记“敬畏”二字。
新闻推荐
匈牙利总理接种中国新冠疫苗 泰国开始接种中国新冠疫苗,新西兰最大城市奥克兰不到半个月再度“封城”
据新华社布达佩斯2月28日电匈牙利总理欧尔班2月28日通过社交媒体宣布,他当天在首都布达佩斯接种了中国国药集团生产的新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