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谈
海南椰树集团又被立案调查了,这次是因为该企业在微博等媒介上传播的“椰树集团培养正副总经理学校再招生”信息,被海南省市场监管局认为“发布涉嫌违法广告”。在回应媒体提问时,椰树集团称:将配合有关部门了解情况,但立案调查对“招生真实性没有影响”。
从2009年,椰树集团在海口市公交车上印制“老婆喜欢老公喝椰树牌石榴汁”“木瓜饱满我丰满”的广告词被工商部门罚款1000块,到2019年更换新包装后依旧延续以往“大胸美女”风格,以“从小喝到大”的疑似双关广告语进行宣传,被罚款20万元,椰树集团一直围绕着软色情在不停地打擦边球,罚款并未起到真正的惩罚效果。
在这次招生信息被立案调查之前,社交媒体上针对椰树集团的广告,刚有过新一轮的嘲讽,不少女性网友认为这样的广告对自己造成了冒犯,但如果批评与嘲讽有用的话,椰树集团也不至于十数年如一日地坚持这种广告风格。对于网友的批评,椰树集团非但不反思纠正,这次发布的招生信息,更是表明椰树集团已经不满足低俗广告所带来的眼球效应,开始用成功学那套来忽悠人了。
在招生广告中,成功学的几个关键词“有车、有房、有高薪”自然不能少,“肯定有帅哥美女追”,这种煽动性的描述让人无语,至于“600万海景房、1000万别墅、奖励分红股权”等这样的大饼,则更显忽悠本色——谁会相信这样传销式的话术,能够真实地在一个“幸运儿”身上变成现实?
之所以椰树集团对低俗广告与庸俗推广乐此不疲,一是在于他们尝到了负面营销的甜头,通过令人咋舌的广告内容,加深消费者印象,并错误地认为,重复才是广告最有效的手段,低俗才是广告最有力的武器。二是来自管理机构的处罚根本构不成震慑,无论是十几年前的1000元,还是两年前的20万元,这样的罚款额度,对于2019年产值42.32亿元的椰树集团来说,连九牛一毛都算不上。而除了就广告涉嫌违法对椰树集团进行处罚,当地的确对这个利税大户也没别的管理措施,“罚酒三杯”式的处罚,根本无法让企业管理者痛定思痛。
对于椰树集团这样在违法以及违法边缘不停试探的企业该怎么办?当然最好的形式是企业能听得进去舆论规劝,认识到如此低水平的运作手段终归不是长久之计,继而主动跟上时代节奏与审美水平,但这个建议等于对牛弹琴。
其次是消费者舍弃其产品,继而促使企业改变营销思路。不排除有一定规模的城市用户,因为没法接受椰树集团的广告形象而选择放弃他们的产品,但椰树集团至今仍然不错的业绩,表明其产品的目标客户可能并不在一二线城市,所以消费者的影响力,暂时并不能很直接地左右企业的宣传策略,这条路基本也走不通。
加大惩罚力度,比如提高罚款数额,这也是有顶格的,管理部门不能超越法律法规对企业进行不切实际的罚款,这样做的话,对当事企业以及别的企业来说也不公平。当这条路也走不通之后,企业其实已经失去了最能让他们感到恐惧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归根结底,对于椰树集团这样的企业,消费群体的更新换代,以及消费者日积月累对该企业广告形象所形成的厌恶,最终会把企业推向危险的悬崖。这个过程可能是缓慢的,可一旦到达一个临界点,对于企业来说就是危险的。还是希望椰树集团以及采取类似套路的企业,多点长远眼光,多重视一下企业形象,毕竟有不少依赖低俗广告风光一时的企业,早已关门大吉了,别侥幸自己会是个例外。□韩浩月
新闻推荐
新冠病毒溯源联合研究报告发布,中方专家组介绍有关情况自然宿主潜在多种可能性 国外或早有传播未被发现
羊城晚报驻京记者王莉新冠病毒溯源工作一直受到国际社会高度关注,世界卫生组织3月30日正式发布中国-世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