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2017年3月,一名5岁女童模仿动画片内容,撑伞从11楼“飞”下,摔成重伤;2018年7月,一名8岁女童模仿动画片里的攀岩情节,不慎坠亡……动画片总是被孩子们尤其是幼儿钟爱,但近年来也屡屡发生劣质动画片对孩子造成负面影响的例子,甚至出现孩子不恰当模仿动画人物行为,导致悲剧发生。4月6日,江苏省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发布了动画领域侵害未成年人成长安全消费调查报告,共梳理出21部动画片1465个问题点,涉及暴力犯罪、危险动作、广告营销等问题。
据统计,2020年,江苏有关动画领域侵害未成年人成长安全的舆情共计17877条。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问题:网络平台监管不严,部分来源不明“番剧”以及二次剪辑视频充斥平台,通过角色等关键词诱导未成年人点击;国内部分动画涉及低俗、谩骂、言情、暴力等毒害元素及禁止性内容,引发未成年人模仿、学习,造成危害;未成年人看动画或动漫上瘾,影响视力等身心健康;动画或动漫授权同名手游,致使未成年人充值巨额钱款引发财产损失等。
为此,江苏省消保委提出建议,可以以网络动画为突破口,对现有网络平台进行规范,从源头把控播放渠道和播放时间。另外,合理确定动画分级的标准,一是从受众年龄,确定成年人和未成年人两个基础标准;二是从动画内容分级,如战斗类别可能含有激烈的冲突行为、非日常用语等内容的,进行限制级分类。
江苏省消保委法援投诉部主任傅铮表示:“首先应建立动画分级的评审委员会制度。因为一个制度的推进首先要对动画分级进行合理的评审。我们建议由教育文化等相关主管部门来牵头,引入心理学专家或者社会学专家,未成年人保护社会组织,以及一些社会人士包括家长代表组成专门的动画分级评审委员会,形成比较完善的审查制度,并且能够尽快出台。另外一方面我们要引入公共媒体以及第三方维权组织、社会团体发挥作用,开展行业自查自纠。”
(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
新闻推荐
教育部拟对未成年人在校保护作出规定:不得公开学生考试成绩 制止教职工与学生恋爱
羊城晚报讯6日,教育部公布《未成年人学校保护规定(征求意见稿)》,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意见反馈截止时间为本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