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观美国对外发动的多次侵略战争,可以看出其军事行动导致人道主义危机的案例不在少数。在当前战火未熄的阿富汗、伊拉克、叙利亚等国,“误炸误伤”频频发生,难民漂泊无处落脚,基础设施千疮百孔,国民生产停滞不前。美国在国外发起的战争,往往打着“人权高于主权”“人道主义干预”等旗号,为何最终演变为人道主义灾难呢?
美国《外交政策》杂志2011年4月曾总结出美国频繁对外动武的五个原因,除了军力优势导致其很难抵制住诉诸武力的诱惑、国内制衡机制难以发挥有效作用等因素外,并未提及美国价值观在其中发挥了什么作用。实际上,“维护人权”并非美国对外动武的明确驱动力,对外动武不过是美国达成自身目标的一种手段,虽然其中并不排斥道义感的驱使,但这并非充分或必要条件。只要认为需要,只要相信对自身有利,只要觉得力所能及,美国就会产生动武的冲动。而由此带来的人道主义灾难再可怕,也总是别人在承担,不会影响美国达成其目标,也不会直接伤害美国人。选择不计后果地动武,其背后透射出的是“美国优先”、强者通吃的霸权心态,是“唯我独尊、宁负天下”的单边思维。
在口口声声尊崇“普世价值”的美国政客眼里,“天赋给他们的人权”是否也被同等地赋予了普天下其他的人呢?
既然美国国内确立了所有族群一律平等的法律,那么在面对国外民众时,美国是否真正认为他们也应享有同等的基本权益,还是仅仅因为他们手中没有美国选票就无须顾忌?
美国相信发生在其本土的针对平民的恐怖袭击是卑劣的、应受惩罚的,难道发生在美国以外、由美军实施、导致大量无辜平民死伤的残暴事件就是可接受的、“必要的”牺牲吗?
在别人的国土上就“宁可错杀、绝不漏杀”,肆意使用放射性武器,用有毒试剂摧毁所有植被,未辨明目标性质就随意开火,在实施这些行为时,美国价值观中“不言而喻”的人权被赋予了谁呢?
那些仅仅因为无力逃离交战区域就随时要承担被当成恐怖分子射杀风险的平民,人权在哪里?那些出生时就因美军的化学武器而致残并将痛苦终生的孩童,人权在哪里?那些为躲避美军的战火流落他乡却无处落脚的难民,人权在哪里?
归根结底,动辄以单边战争手段来解决争端的思维模式,本身就存在问题。人道主义与霸权主义存在内在的对立,期待霸权主义国家去捍卫他国人权无异于与虎谋皮。国际争端的解决要靠在联合国框架下的平等协商,要靠规范完善的国际机制来协调,要靠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来推进。只有丢弃私利至上的霸权思维,才能避免“人道主义干预”变成人道主义灾难,才能实现互利共赢,才能使各国人民都能真正享有各项基本人权。 (据新华社)
二战以来美国主要对外侵略战争 造成平民伤亡等情况一览表
朝鲜战争:平民死亡300万人,难民300万人。
越南战争:平民死亡200万人,难民300万人,落叶剂受害者300万人。
空袭利比亚:军民死亡700人。
入侵巴拿马:平民死亡302人,受伤3000人。
出兵索马里:平民死亡200人,受伤300人。
海湾战争:战争致死平民12万人,制裁致死200万人,经济损失6000亿美元。
科索沃战争:战争致死2000多人,致伤6000人,经济损失2000亿美元。
阿富汗战争:平民死亡超过3万人,受伤7万人,难民1100万人。
伊拉克战争:平民死亡20万至25万人,难民325万人。
叙利亚战争:平民死亡超过4万人,1259万人逃离家园。
(据新华社)
新闻推荐
普京与默克尔通话讨论地区稳定问题 就乌克兰东部顿巴斯地区、叙利亚、波黑和利比亚等地区稳定问题交换了意见
新华社莫斯科4月8日电俄罗斯总统普京8日与德国总理默克尔通电话,就乌克兰东部顿巴斯地区、叙利亚、波黑和利比亚等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