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振双
1929年,在夏日巴黎的风景下,常能见到一男一女在走着,交谈着。男的个子矮,仅1.58米,戴了一副黑框眼镜,总是在笑。女的个子高,瘦长,美丽,是典型的巴黎时尚女郎。
他回忆了第一次见她时的印象:“我认为她很美,我一直认为她美貌迷人,她身上不可思议的是,她既有男人的智力,又有女人的敏感。”而他呢,用她的话说就是:“他有着圆圆的肩膀,嘴唇向下如同石斑鱼,坑坑洼洼的皮肤,一对招风耳,两只眼睛视线不在同一方向:近乎失明的右眼总是向外游离。”
在世俗眼光中,男不高不帅,女却如女神,不会有在一起的可能。但事情就是这样出人意料,他们火辣辣地相爱了。
1931年,他服完兵役后,受聘在法国北部的勒阿弗尔当了教师,她则在南部的马赛的一家公立女子中学任教。要命的是,勒阿弗尔如同乡村一般,很闭塞,乘火车到马赛需要二十个小时。她惶惶不安,因为这是他们第一次真正的分离。
他建议结婚,又说婚姻的俗套将不会影响他们的生活方式。接着,戏剧性的一幕出现了,他们感到只要二人永远相爱并生活在一起就够了,这就是婚姻的本质,而勿需去办理什么手续。同时,双方都保留一个空间,只能使双方的感情更加深入。
不过,经过考虑,他们还是签订了一份协议,约定他们之间是一种“开放式关系”,在爱是彼此生命中不可或缺的前提下,可以有“偶发爱情”,但绝不互相欺骗、隐瞒。她曾写道:“我们不发誓永远忠诚,但我们的确同意延迟任何分手的可能性,直到我们相识三四十年的永远的年代。”这种关系,就这样维持了他们的一辈子。
就是这个女人,凭着博学、勤奋和坚定不渝的追求,于1949年出版的《第二性》,在思想界引起极大反响,成为女性主义经典,又在1954年凭小说《名士风流》获龚古尔文学奖。是的,她是波伏娃。而他的名字——萨特,更是响亮。他是法国20世纪最重要的哲学家和作家,存在主义哲学大师,一生中拒绝接受任何奖项,包括1964年的诺贝尔文学奖。
在爱情里,激情会减退,相貌和记忆或许都会发生扭曲,而维持一段感情最长久的方式,也许还是心灵的理解与思想的辉映。只叹世间佳人何止千万,如他们这样的能有几个呢?
有一篇科普文字,里面提到在洛希极限以外,合适的角度与方位可能会形成一对互相环绕的双星,类似冥王星和它的卫星卡戎,但是如果两者到达了距离1米的位置,那么接下来的后果就是直接相撞,不会有第二个结果。
原来,萨特和波伏娃恰如两颗行星,1米的距离,是安全距离,也是最动心的距离,也正因为这距离,他们相辅相成,一生不弃。
新闻推荐
据新华社喀布尔4月17日电阿富汗国防部17日发表声明说,政府军在16日的行动中共击毙51名塔利班武装人员。阿富汗国防部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