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俄互逐外交人员及相互制裁行动正在引发连锁反应:波兰与捷克“跟风”驱逐俄罗斯外交人员,随后遭俄方反制;乌克兰与俄罗斯之间也发生涉及外交人员的风波。
外交风波蔓延
美国政府15日以俄罗斯进行网络袭击、干预美国选举等“恶意活动”为由,对俄实施大规模制裁并驱逐10名俄外交人员。次日,俄外交部长拉夫罗夫宣布对等反制措施。
一些欧洲国家也采取与美方相呼应的行动。波兰外交部15日发表声明,将3名俄罗斯驻波兰外交官列为“不受欢迎的人”,波兰支持美国制裁俄罗斯。捷克政府17日以俄情报人员涉嫌参与2014年捷克军火库爆炸事件为由,要求18名俄驻捷克使馆人员48小时内离境。作为反制,俄方随后宣布驱逐波兰和捷克两国外交人员。
此外,据俄外交部网站消息,乌克兰驻俄圣彼得堡总领馆一名领事从事与其身份不符的活动,损害俄安全利益,于16日被俄方拘留。俄方已要求此人限期离境。乌克兰外交部17日则发表声明,要求俄驻乌大使馆一名高级外交官自19日起的72小时内离开乌克兰,以此作为“对俄方挑衅的回应”。
波兰分析人士指出,作为北约成员国的波兰率先采取与美国“亦步亦趋”的外交行动,意在向拜登政府证明其维护波美盟友关系的决心,并突出波兰在美俄地缘政治博弈中的重要作用。
捷克国内有人支持将捷俄争端提交至欧盟和北约层面讨论。
危险与日俱增
美国和欧洲多国连续驱逐俄罗斯外交人员的背后,反映出的是俄罗斯与美国以及北约之间的对立加剧。
近期乌克兰东部顿巴斯地区局势剑拔弩张,俄乌均在边境地带集结军队,并相互指责对方破坏地区稳定。美国和北约则站在乌克兰一边,谴责俄罗斯对欧洲安全构成威胁。
分析人士指出,在此背景下,一些西方国家意图通过驱逐俄外交官展示北约团结对抗俄罗斯的决心,同时也为正在筹备中的俄乌德法四国“诺曼底模式”峰会及未来可能举行的美俄总统会晤增加谈判筹码,逼迫俄方在乌东问题上让步。
新华社北京4月19日电
新闻推荐
■4月19日,人们在印度巴特那的火车站排队等待新冠病毒检测取样。新华社发据新华社电据印度卫生部19日公布的数据,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