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6日,在俄罗斯首都莫斯科的美国驻俄罗斯大使馆。新华社发
美俄关系刚有所缓和,美国又翻脸了!
美国政府15日以俄罗斯进行网络袭击、干预美国选举等恶意活动为由对俄实施大规模制裁并驱逐10名俄外交人员。仅在两天前,拜登还主动与普京通话,提议未来举行峰会讨论双边关系。
值得关注的是,本次美俄博弈过程中,英国、波兰、捷克等国也卷了进来,对俄强硬表态。专家表示,与对待中国方法类似,美国集结盟友抵抗俄罗斯,是希望为北约树立共同敌人,增强内部凝聚力,维持和巩固美国的盟友体系。
为何多国跟风制裁俄罗斯?
据美联社报道,当地时间4月15日,美国政府宣布对俄罗斯实施制裁,具体内容包括驱逐10名俄罗斯外交人员,并对俄罗斯32个实体和个人实施制裁,同时禁止美国公司直接购买俄罗斯国债。美国称,被驱逐的10名人员中包括俄罗斯情报部门工作人员。
当地时间15日,俄罗斯外交部发言人扎哈罗娃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将坚决回应这样的“侵略性行为”,美国要为双方关系的恶化付出代价。
这次美俄博弈,美国的“盟友”们也被卷入进来。据路透社报道,当地时间15日,英国外交部召见了俄罗斯大使,声称对俄罗斯的“不良行为”表示关注,并表示支持美国的制裁行动。同日,波兰也下令驱逐3名俄罗斯外交官,称他们因违反外交地位和进行对波兰有害的活动而被列为“不受欢迎的人”。
4月17日,捷克驱逐18名俄罗斯外交人员,次日俄罗斯便宣布驱逐20名捷克外交人员作为回应。俄外交部称,“在最近美国对俄罗斯实施制裁的背景下,捷克政府努力取悦美国,在这上面甚至超越了其大洋彼岸的主子。”有分析认为,不排除会有更多国家继续“跟风”做出类似的举动。
根据中国社科院美国研究所副所长袁征的观察,美国集结盟友打压俄罗斯是一个新情况,这和美国对待中国的态度类似。“不得不承认,拜登上台以后,美国同这些盟友和伙伴的关系合作,是有进展的。”
袁征表示,无论是在言辞和行动上,拜登都表明了对盟友的重视,而这些盟友们也对拜登及拜登政府寄予很高的期待,双方形成默契,一方需求另一方迎合,在一些问题上采取一致手法,大打所谓人权牌、民主牌,这在对中、对俄问题上已经明显看出,并将成为一种趋势。
美国为何“翻脸比翻书还快”?
蹊跷的是,就在美方宣布制裁的两天前,拜登主动提议与俄罗斯总统普京进行了通话,这一度被认为是美国释放与俄国缓解关系的信号。
此番通话内容没有大范围披露。白宫13日发表的声明透露,拜登的目标是构建一个符合美方利益的稳定、可预知的美俄关系,他还提议未来数月内与普京在第三国举行峰会讨论双边关系。
美国为何“翻脸比翻书还快”?有分析认为,美施加新一轮制裁或是为了震慑俄罗斯,令其接受美方会晤提议,但从俄方一贯表现和最新反应来看,美国恐怕难以如愿,且会令两国关系更加恶化。
美国乔治敦大学俄罗斯问题专家安杰拉·斯滕特表示,就像在克里米亚问题上一样,制裁会对俄罗斯的经济产生影响,但不一定能威慑到俄罗斯。她认为,未来几周或几个月时间内美俄关系可能会呈现恶化之势。
但在袁征看来,这是拜登作为老到政客的一种手法:一方面主动通话试图缓和气氛,但另一方面“该出手时就出手”。某种程度上,拜登主动通话,也是为了制裁俄罗斯做铺垫,“一是为了摸摸底,二是为了通通气,也希望俄罗斯不要采取过激的举措。”
美俄未来关系能否缓和?
美国及其盟友对俄罗斯的新一轮大规模制裁,引发外界对美俄未来关系和美国外交政策的广泛关注。
事实上,美俄关系近年来持续紧张。近年来,美国一直在调查俄罗斯是否干涉美国大选。这次制裁也是基于俄方干涉美国大选的调查背景和指控而提出的。
袁征表示,虽然2016年和2020年两次选举结果不同,但都让民主党人对普京耿耿于怀。他们认为,2016年的选举是普京政府导致希拉里败选,而2020年普京则是不希望特朗普下台,这导致民主党上台以后,采取行动进行报复。
袁征说:“早在奥巴马时期,美俄关系就已经很紧张,美方大规模关闭领馆、驱逐外交人员,拜登上台后也重走了这些步骤,未来双方你来我往,美俄很难解开心结,双方关系也将更加紧张。”
袁征分析,更深层次的原因在于,从所谓民主、人权这些视角来看,美国对普京的“强人政治”颇有看法。同时,美国还要利用民主价值理念团结西方的盟友和伙伴。巩固和拓展现有的同盟,就涉及凝聚力的问题。
“北约到底往哪里走?如果没有外部压力,北约就会丧失内部凝聚力,欧洲就会对美国存有二心。美国通过夸大俄罗斯的威胁树立一个靶子,加强北约凝聚力。这对于北约、对于美国整合西欧盟友都非常重要。”
袁征说,在远东方面,美国把中国作为靶子;在欧洲方向,俄罗斯成为那个靶子。美国在东西两个方向都找到了对手,这样能使美国现有的盟友体系更加加强,美国能够掌控所谓的大战略,维护美国在世界的霸权。
南方日报驻京记者赵晓娜
策划:陈梅玉
新闻推荐
据新华社电随着中国疫苗走向海外,多个国家接种中国疫苗的效果逐渐显现。无论是预防感染、避免重症还是整体控制疫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