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俄亥俄州首府哥伦布市一名非洲裔女孩20日遭警察枪击身亡。图为20日,人们在美国俄亥俄州哥伦布市游行抗议。新华社发
综合新华社电当地时间4月20日,美国首都华盛顿白宫北侧“黑人的命也是命”广场上,为黑人男子乔治·弗洛伊德之死一案宣判而举行的反种族歧视活动,直至深夜才散场。
当天,在明尼苏达州明尼阿波利斯市,美国前白人警察德雷克·肖万被裁定谋杀等三项罪名全部成立。闻讯,法庭外聚集的不少人神色悲喜交加。
然而,少数族裔人权组织发声警告,“斗争远未结束”。分析人士指出,美国系统性种族主义的“膝盖”还重重压在少数族裔命运的咽喉上。
“迟来的正义”难掩悲凉
去年5月25日,弗洛伊德遭肖万跪压颈部9分29秒,多次哀求“我不能呼吸”而无果,其后死亡。视频一经曝光,在全美掀起长时间、大规模的反暴力执法、反种族歧视活动。其间,骚乱、暴力事件频发,乱象丛生。
检方律师布莱克威尔4月20日说,宣判结果虽不能让弗洛伊德复生,但传递了一个信息,“他的生命很重要,所有人的生命都很重要”。
然而,对美国少数族裔来说,为一次“迟来的正义”而发出的欢呼似乎难掩悲凉,美国种族主义痼疾依然难寻“解药”。
弗洛伊德案是近年来美国最受关注的人权重案,有其特殊性。美国警察暴力执法及其暴露的种族歧视现象广受诟病,但对警察定罪的门槛很高,而且这一趋势难以扭转。
据俄亥俄州立鲍灵格林大学一项研究结果,2005年至2019年,美国警察每年在执法过程中开枪导致近1000人死亡,其中104名警察因执勤时开枪被逮捕并被控谋杀罪或过失杀人罪,但仅有35人被判有罪。
她仍然“不能呼吸”
弗洛伊德之死一案判决前,美国多地气氛紧张。包括首都华盛顿在内,多座城市调遣国民警卫队加强安保,准备应对判决结果可能引发的抗议和骚乱。明尼阿波利斯所在县和相邻地区19日起进入紧急状态,当地许多商户和机构用木板封住门窗。
判决宣布后,聚集在法庭外和弗洛伊德遇害地点的人群一片欢呼。在美国各地,许多人如释重负。美国副总统哈里斯说,判决结果没有消除美国长期存在的系统性种族主义所带来的痛苦,但让美国人“松了一口气”。
然而,据美国媒体报道,就在弗洛伊德之死一案宣判半小时前,美国俄亥俄州哥伦布市一名非洲裔女孩被警察开枪打中身亡。
哥伦布市当天响起的警察枪杀非洲裔女孩的枪声和当晚发生的抗议活动表明,美国人“松口气”的时间是多么短暂,而系统性种族主义带来的痛楚是多么难以根除。
在哥伦布市生活17年的金伯莉·谢泼德对当地媒体说,她和邻居刚庆祝了对肖万的判决,很快就得知这样的事情又发生在自己生活的社区里。“我们对判决结果感到高兴,但却没法享受它。”
美国“灵魂污点”难除
历年来,在美国警察针对非洲裔暴力执法案件中,涉案警察大都安然无事。在弗洛伊德之死引发全美大规模抗议浪潮后,美国各地仍不断发生警察暴力致死少数族裔事件,仅近期就出现多起:
3月29日,在芝加哥,一名警察开枪射杀13岁拉美裔少年亚当·托莱多。
4月初,在得克萨斯州,7名警察因涉嫌致使一名非洲裔在押人员死亡而被解职。
4月11日,在明尼苏达州布鲁克林森特市,一名白人女警误把手枪当电击枪,打死20岁非洲裔青年当特·赖特……
显然,无论是弗洛伊德之死引发的抗议,还是警察肖万被定罪,都难以使美国警察暴力执法问题出现哪怕是短暂的明显改观。
美国总统拜登20日晚在讲话中说,弗洛伊德之死让全世界看到,系统性种族主义是美国“灵魂上的污点”,是压在美国黑人正义诉求脖颈上的膝盖,对肖万的判决是“美国在走向正义道路上迈出的一大步”。但这一步究竟有多大?这条路究竟有多长?从现实来看,难言乐观。
正如美国全国有色人种促进会在弗洛伊德案宣判后发表的声明所说,美国“争取问责警察和尊重黑人生命的斗争远未结束”。
新闻推荐
新华社东京4月21日电日本首相菅义伟21日以“内阁总理大臣”的名义,向靖国神社供奉“真榊”祭品。21日是靖国神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