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们印象中火灾就是铺天盖地的大火,但是很多时候小火是夺走生命的最大杀手。
近期,我国一些地区“小火亡人”事故频发人员伤亡较多。2月28日,应急管理部消防救援局发出提示,提醒公众要增强消防安全意识,及时消除火灾隐,患掌握逃生自救技能,确保生命财产安全。
那么,什么是“小火亡人”?“小火亡人”究竟是怎样发生的?我们又该如何预防“小火亡人”的悲剧发生?区应急管理局提醒市民,要谨记以下消防安全要点,警惕“小火亡人”事故的发生。
什么是“小火亡人”
顾名思义,所谓“小火亡人”是指火灾中经济损失小、过火面积小、受灾户数和人数相对少,但又造成人员死亡的火灾事故。
为何小火能亡人,我们反观近几年的火灾案例,发现很多不必要的伤亡,都是消防安全意识淡薄,缺乏必要的逃生自救常识等原因造成。
“小火亡人”的特点
从发生时段看,夜间多发;从起火原因看,大多和人们平时不良生活习惯有关;从受灾人群看,大部分为老人、小孩或行动不便人员等弱势群体;从人员伤亡原因看,绝大多数因浓烟窒息死亡;从发生区域看,城乡接合部、乡镇火灾高发。
小火为什么会亡人
一、现场消防通道不畅通
逃生通道被占用堵塞,影响人员的疏散,让火魔有了可乘之机。
二、房屋内电器线路设计和电器安装使用不当
大功率电器走进千家万户,而一些老旧电气线路已不堪重负,达不到应有的负荷要求,极易引发火灾事故。
三、消防安全知识匮乏
部分群众没有掌握基本的消防安全常识,在发生火灾时不懂如何开展自救和疏散逃生,自防自救的能力差。
谨防居民住宅“小火亡人”
一、居民要熟悉楼内疏散通道、安全出口等逃生路线,确保发生火灾可快速安全逃生。如遇火灾,不可贪恋财物,迅速逃生。
二、住宅小区物业管理单位、居(村)委会要加强防火巡查,及时组织清理公共区域堆放的可燃杂物。
三、关爱鳏寡孤独、老幼病残人员,强化宣传提示和看护措施,帮助检查消除用火用电用气安全隐患。
四、及时清理居室、厨房、阳台、走道的可燃杂物,不要在楼梯间停放电动自行车、摆放废旧家具等。
五、注意防范家用电器故障引发的火灾及不规范的电动自行车充电行为。
六、注意燃气使用安全,定期检查燃气管线是否老化,不私自更改燃气管线,厨房用火不离人。
七、利用电、炉火、土炕取暖时,要与周边可燃物保持安全距离,不在电取暖设备覆盖晾晒衣物。
新闻推荐
新华社北京4月26日电今年“五一”假期民众旅游探亲需求强劲复苏、集中释放,机票、门票、酒店等预订量已显著超过2019年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