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莼
有一定外国名著小说和中国古典小说经验的读者会发现,中西方小说存在些许差别,无论是描写人物故事、塑造人物形象,还是布局、发展,以及主题情感表达,都有不同的艺术感染力。
无可否认,一部优秀的小说,是以小说本身应有的坚实去给予读者最形象的打量。读者是一群有阅读需求的群体,也是文学的见证者。拿到《双城记》这本书,启发了我对西方文学的另一种认知。
众所周知,书名中的“双城”指的是巴黎与伦敦。小说围绕马内特医生一家人展开,但待我读了几十页之后,无论如何也找不到一个支撑我继续读下去的理由,太多的迷惑、太多的不解,不得已合上书本,开始查阅这本书的相关资料。
小说最终是以马内特医生的一封血书,极其巧妙地将故事的来龙去脉阐述清楚。1757年12月夜,马内特医生在散步时被厄弗里蒙地侯爵兄弟强迫出诊,他不畏强权写信告发侯爵兄弟为了片刻淫乐残害生命,不幸地惹上牢狱之灾,被关进巴士底狱。直到18年后,马内特医生才得以获释,女儿露西用自己的爱心温暖马内特医生受伤的心灵,他的神志从而恢复正常。
狄更斯要表达的主题远不仅于此,他以法国大革命为背景,以德发日夫妇为首的底层平民被压迫,最终奋起反抗。然而鲜血终究无法洗去仇恨,迎来的并非黑暗中的曙光,狄更斯笔下更多要表达的是暴力、仇恨与报复。狄更斯的人生经历,让他深刻地了解人民的苦难,从而给予同情和支持,宣扬“仁爱”思想。从根本上来说,他是反对滥杀无辜和暴力的,盲目的屠杀并不能解决现实的问题。
而这本书另一情感主题与这满是残骸的冷酷社会表现出截然不同的艺术效果。露西与厄弗里蒙底侯爵的后裔达尔奈,及才华横溢的英国律师卡顿三人情感纠葛,跌宕起伏的故事发展,使得《双城记》成为极其富有浪漫主义色彩的作品。
任何时候,情感的怜惜是最能撞击人心的一种。在露西跟达尔奈喜结良缘之外,作为一名读者的我内心更倾向于另一个大无畏的悲剧人物——卡顿。从一开始他就以颓废、冷酷、无情且懦弱的形象出现在大众眼前。“我不关心世上任何人,也没有任何人关心我。”然而就是如此冷漠的一个人,爱上了善良的露西,他把对露西的爱深埋心底,并对她许下了一个貌似无足轻重的承诺:“愿为你和你所爱的人做任何事”。起初我以为这只不过是一个沉浸在爱情中的年轻小伙子不经意间许的小承诺。谁没有年轻过,谁又没有为爱疯狂过,而又有谁能兑现每一个曾经对爱的承诺。
结果,我错了。在小说的最后,卡顿在得知达尔奈要被处决时,义无反顾地替代达尔奈上了断头台,为自己心爱之人换来幸福,他这种大无畏的为爱牺牲的精神,无可否认为小说的情感主题添上一笔别样的浪漫主义色彩。
读完,我的心情无法平复。掩卷之余,是深沉的叹息,也是对历史的凝视。
新闻推荐
■动态新华社北京4月28日电世界卫生组织27日说,全球流感共享数据库(GISAID)中,至少18个国家和地区已经发现导致印度疫情反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