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姚玉函)为巩固提升去年工商业涉水污染源排查整治工作成效,严防污染问题反弹,促进环境质量持续改善,今年3月,石滩镇启动新一轮工商业涉水污染源排查整治行动。行动按照“全覆盖、地毯式、零遗漏”要求,继续对全镇范围内工业企业、餐饮店、汽修维修清洗档、“散乱污”等涉水污染源开展专项排查整治。截至目前,行动共排查涉水污染源426宗,发现问题178宗,拆除5宗、关闭搬迁6宗、停产断电10宗、立案调查6宗、限期整改85宗、限期关闭搬迁17宗、限期办理排水证47宗。
实行分片包干 落实责任到人
为确保行动有效有序开展,今年初,石滩镇制定了2021年工商业涉水污染源排查整治工作方案,成立专项工作领导小组,明确由党政主要领导挂帅,实行“分片包干”,落实责任到片、责任到村、责任到人。
按照方案,石滩划分为四个片区,由相应的挂点领导、驻村团队、职能部门、村居两委干部组成四个工作组开展排查整治工作。各工作组编制具体的分工安排,组织对参与排查整治工作的全体人员进行业务培训,使相关人员熟悉政策、明确要求、清楚任务。
健全长效机制 形成闭环管理
行动中,石滩镇根据实际,建立健全了多项长效机制,确保污染源整治工作“有章可循”、常抓不懈。
建立每日报告制度。为让工作更高效,石滩镇建立了整治工作微信群,实行“扁平化”管理。四个片区巡查工作组每天在工作群报送涉水污染源排查情况和遇到的问题,镇领导班子及时进行统一指挥、协调、调度。
建立每周通报和研究制度。按照要求,各工作组每周将工作情况通报全镇各部门及村居,并由分管领导召集四个工作组组长召开小结会交流研究工作,总结经验,查找不足。
建立台账销号制度。对行动中发现的涉水污染源及达到立案标准的案件,石滩镇将其纳入整治跟踪工作库并统一登记造册,随后对问题及案件的办理和整治进行全过程跟踪销号,实现对重点污染源“发现-上报-办理-销号”闭环管理。
坚持问题导向 坚决查处到位
涉水污染源类型多、藏得深,要彻底清除难度较大。为此,石滩镇立足“涉水污染源底数不查清不放过,整治措施落实不到位不放过,违法行为不查处不放过”的“三个不放过”原则,坚持以问题为导向,对涉水污染源实施全覆盖摸查,坚决做到发现一宗、及时处理一宗,形成了一套完善的打击查处机制。
经过全面摸排之后,石滩镇首先由领导小组办公室对发现的问题进行汇总分类,按照职能分工确定责任部门,形成整治清单。随后,各责任部门根据整治清单,对存在的问题逐一进行核查,下发限期整改通知,并会同驻村团队跟踪督促落实整改。
而对于存在违法行为且逾期不整改的涉水污染源,石滩镇便由挂点领导带队依法采取强制整治措施,同时对出租厂房给承租者从事非法生产经营的业主也依法进行处置。
强化督查督导 充分宣传发动
为严肃法纪、提升工作效能,石滩镇还由镇纪检监察和组织部门组成督导组,负责监督排查整治工作。对积极主动完成任务、成效显著的部门、村居予以通报表扬;对完成任务不力、进度滞后、敷衍塞责、弄虚作假、简单粗暴、执法不力的责任部门、村居依规处理。此外,在专项行动中发现有相关违纪违法线索的,及时移送纪检监察机关处置。
同时,该镇还充分发挥新闻媒体、宣传媒介作用,广泛宣传整治工作的政策要求,及时公开典型案例,建立有奖举报制度,营造全社会积极参与、共同打击违法排污行为的良好氛围。
“我们将持续保持高压态势,把工商业涉水污染源排查整治工作与河长制日常巡河工作结合起来,强化日常巡查排查,确保排查整治工作实现预期目标。”石滩镇有关负责人表示。
新闻推荐
作者与笔友(后来成为妻子)见面后的第一张照片。(摄于1986年)汪志文/图前不久,翻家里的老照片,翻着翻着,竟回忆起了我和妻子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