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1年苏联发行了波尔塔瓦号纪念邮票。
梁二平
俄罗斯是西方海洋大国中战列舰发展得最晚的国家。
俄罗斯人讲自己的“悠久历史”,通常是从公元9世纪的“基辅罗斯”说起。不过,乌克兰独立后,坚决反对这种说法,甚至提出把乌克兰改回“基辅罗斯”,以区别于后发的俄罗斯。其实,“基辅罗斯”是维京人南下,帮助基辅人建立的,这个名称在维京人那里有“罗斯之地”的意思。
1328年替蒙古人征税的莫斯科大公伊凡一世取得弗拉基米尔大公称号,他借助在克里姆林大兴教堂之际,把东正教罗斯教区总主教驻地从基辅(今乌克兰首府)迁到了莫斯科,使这里成为王权与神权中心。
1547年,有着蒙古血统的伊凡四世执政,他将莫斯科大公正式改为“沙皇”,并将莫斯科公国改为“罗斯沙皇国”(表明这里是东西罗马之后的“第三罗马”)。所谓“俄罗斯”原本就没有“俄”。蒙古人西征时,因蒙古语中很少有以辅音R开头的,在发此音时加了相应的元音O,所以自元朝起,中国人便称其为“斡罗斯”,清朝称“俄罗斯”。
俄罗斯的海洋史和海军史,皆由彼得一世开启。
沙皇俄国创立之初,仅有北部白海一个出海口,这里是一个有半年冰封期的“死港”,那时的俄罗斯还算不上一个海洋国家。1689年,17岁的彼得推翻了同父异母的姐姐索菲亚,开始亲政。1695年,彼得派沙俄军队南下亚速海,但由于没有海军,无法阻止土耳其对克里木鞑靼人的增援,致使攻打亚速海口地塞的战役失败。1696年,彼得下令组建了俄罗斯第一支海军——亚速海舰队(军旗定为白底上的蓝色圣安德烈十字,直到现在俄罗斯海军都悬挂此旗帜)。1697年,彼得假扮成普通军官,亲自带俄罗斯使团到欧洲考察,先后在荷兰、英格兰学习造船和航海技术。放眼世界的彼得一世,深感不打通通往欧洲的海路,沙俄永远也走不出封闭的困境。
1700年,世纪之交,彼得发动了旨在夺得波罗的海出海口的“北方战争”。这场历时21年之久的战争,最主要的对手就是瑞典。正是在这个大背景下,1709年,彼得大帝下令建造战舰波尔塔瓦号,3年后的1712年6月15日,波尔塔瓦号在圣彼得堡海军船厂下水时,整个沙皇家族都出席了庆典,这是圣彼得堡海军船厂下水的第一艘战列舰。
这艘战舰命名为波尔塔瓦号,意在纪念波尔塔瓦战役,它是俄罗斯与瑞典漫长的“北方战争”的标志性战役。波尔塔瓦是今日乌克兰东部一个河畔小城,当年瑞典皇帝查理十二鲁莽地孤军深入,给了彼得一世一个梦寐以求的机会,最终,整支瑞典军队被俄军击溃,这场战役标志着俄罗斯已经成长为一个新的军事强国。
波尔塔瓦号并不大,仅是一艘四级战列舰,配备54门炮,船长约39.8米,船宽11.7米,舱深4.6米,船壳外板为厚度约13厘米的优质橡木,整船的排水量估计在1100吨~1200吨左右。波尔塔瓦号下水之后,一直是波罗的海舰队的主力舰之一,主要任务是对抗瑞典舰队。在1713年、1714年芬兰湾战役中,都发挥了重要作用。
1715年,波尔塔瓦号加入英、荷联合舰队巡航波罗的海,次年再一次击退围困哥本哈根的瑞典舰队,并作为俄国、丹麦、英国、荷兰联合舰队的一员巡航波罗的海。1717年,波尔塔瓦号作为14艘战舰舰队的一员巡航瑞典海岸,为俄罗斯登陆哥特兰岛(瑞典最大岛屿)的部队提供支援。1721年,“北方战争”已趋结束,波尔塔瓦号却在一次波罗的海例行巡航中遭遇风暴,受损严重,重新修整之后,改为海军培训舰船,一直服役到1729年。
1721年“北方战争”结束时,沙皇俄国仅在波罗的海的舰队,就已有124艘自己造的战舰;瑞典王国则从此衰退、并消失在欧洲列强的名单上,俄罗斯人从此称霸波罗的海。4年之后,沙皇彼得一世病逝,后世称他为彼得大帝。
波尔塔瓦号的名字,在俄罗斯海军中先后被7艘舰船继承了下来,1971、1989年苏联先后为这条船发行过邮票。2018年,俄罗斯人在圣彼得堡复建了一艘风帆战舰波尔塔瓦号,以纪念它海上争霸的荣光岁月。
新闻推荐
据新华社华盛顿5月4日电美国总统拜登4日表示,他希望在6月访问欧洲期间与俄罗斯总统普京举行会晤。拜登当天在白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