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视角
市民到行政服务中心办事遇到问题,窗口工作人员不能以“不能办”“不清楚”答复,而是说清“该怎么办”——这是近日福建漳州推行“窗口无否决权”服务新机制以来,各级行政服务中心的新面貌(《工人日报》5月10日)。
“窗口无否决权”,无疑可以提升服务的标准和效能,改善服务作风,给民众和企业带来更好的办事体验。
就所办理的事项而言,不少办事者对申办条件、流程不熟悉,或者所带的证明材料不足。对此,如果服务窗口说句“不能办”,虽然简单省事,但对于办事者来说,却面临着困惑与麻烦。有的人可能会因此跑很多冤枉路,付出方方面面的成本。
针对这一问题,漳州推出新机制,对窗口行使否决权实行“报备批准制”,要求窗口工作人员摒弃消极做法,要建设性回应办事者的各项诉求,对不属于受理范围的情况亮出“指路牌”,告知办理方法和路径;对不符合申请条件的情况打出“明白纸”,讲清补充内容和改进方法;对法律法规不明确的问题给出“答复卡”,建立快速便捷的沟通请示机制和研究答复机制、报备机制。这样,审批服务的路径在就不会“断头”,对办事者来说,路始终都是畅通的。“窗口无否决权”还有助于行政服务部门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动力,从机制上进一步明确职责分工、优化服务流程、提升工作效率,既便民,也利己。
无论是“窗口无否决权”,还是“办不成事窗口”,都是“放管服”改革的有益探索。但要把好事办好,不能满足形式上“出亮点”,而必须扎实地在每个岗位、每个细节落实责任,保障履职质量。
◎李英锋 公职律师
新闻推荐
□罗志华近日,江苏南京,一名12岁男孩趁家人熟睡后,偷偷离开家,独自打车回到了老家,但因为忘记具体地址,载他的出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