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勇海
山东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推出门诊“一次性全程诊疗便民服务”,患者携检查检验结果再诊时,3日内(含就医当日)在同一院区、同一科室不再二次挂号。今年4月中旬以来,每日有200余人次患者享受到这项便民服务,降低了就医成本。(5月9日《齐鲁晚报》)
济宁这家医院的做法让人眼前一亮。长期以来,在许多医院,一次挂号只能就诊一次,哪怕是第二天复诊,还是要重新挂号。此举虽符合《医院工作制度与人员岗位职责》之规定“挂号诊疗当日一次有效,继续就诊应重新挂号”,但在患者越来越多且集中的当下,却不够人性化。
比如前不久,笔者在成都某知名医院看病,挂号当日医生仅开具了检查单,检查则预约在三五天后,而检查报告则又等了两三天才拿到,当天只得挂了其他医生的号给分析病情与开药。一次看病跑了三趟,拖了前后数天,费时费力。有我这类遭遇者不在少数,甚至可以说常见。
尤其是做核磁共振、CT等大型检查,以及部分抽血检验项目,当天基本是出不了结果的,等再来就诊时,就需要重新缴费挂号。对于患者而言,这不光是增加就医成本的问题,还是一种不公平对待——因为就诊、检查、根据检查报告对症下药,本来应是一个完整的过程,医院却因为人满为患等自身原因,让患者的一次看病变成多次挂号,这恐怕相当于一种责任转嫁和多得利益。此外,复诊挂号未必能挂到最初的接诊医生,影响诊疗服务的连续性。
而济宁这家医院,一次挂号管三天,三天之内再诊,同一院区、同一科室无须挂号,带给患者的不仅有方便——没有那么多的流程折腾,还有实惠——降低了就医的时间与金钱成本。
虽然《医院工作制度与人员岗位职责》有“挂号诊疗当日一次有效,继续就诊应重新挂号”的规定,但规定是死的,人是活的,在激烈的医疗市场竞争中,人性化是医疗服务的应有境界,是提升医疗品质的重中之重。更何况,随着时代的进步,现行的关于挂号的规章制度出台于2011年,恐怕也有作出修改、调整、补充,使其日趋完善的必要。
当然,一次挂号管三天,意味着医院与医生的收入会受到影响。其实,只要通过优化就医流程,改善就医体验,减轻看病负担,将“病人至上”的服务理念落到实处,患者就会口口相传,社会效益好了,赢得了满堂喝彩,同样能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
新闻推荐
据新华社北京5月10日电记者10日从公安部新闻发布会上获悉,2021年6月1日起,优化驾驶证考试内容和程序。小型自动挡汽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