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绿瑶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文人笔下的春天总是能让人在脑海中勾勒出百花争艳、生机勃勃的场景。其实四季皆有花开花落,只不过暖春绽放的花比较多,才让人错觉只有春天是花的主场。
女性好像天生都擅长于莳花弄草,养花插花,信手拈来。可能我是个例外,对于花草,实在生疏。总赞叹五颜六色的美丽,但并没有多少心思去修整或栽种。其实我更钟情于普通平凡的小花,而非牡丹之类雍容华贵的大花。因为平凡朴素,如大多数的我们,无论春夏秋冬,都在每个小角落,默默耕耘,静待花开,只为点缀一墙一瓦。
春赏紫荆。说起紫荆花,就想起母校的紫荆花。都说“南有华农紫荆,北有武大樱花”,可我好像也没有真正欣赏过母校的花海,说来实在惭愧。现在只能等每年4月,在手机云赏花了。姹紫嫣红,竞相绽放,一簇簇,一株株,一棵棵,就这样连绵成一片花海。百年的老建筑被层层环绕,竟好似重新焕发了生命力。
夏观紫藤。最新的一期“国家宝藏”节目里,有这样一件文物——“文徵明先生手植藤”,也是国家宝藏系列中唯一的一件活着的文物。这株“蒙茸一架自成林”的紫藤,就在苏州拙政园中,见证着苏州文化的传承。在这座江南雅城里,文人墨客的笔墨神韵,都在这株紫藤上延续,历经百年,见证沧海桑田。年幼时去过一次苏州,但对历史一无所知,无法深切体会这株古藤树对于苏州的意义,有机会我一定会重游一次,看这古城所拥有的迷人古韵。
秋闻金桂。真正让我明白李清照笔下的“暗淡轻黄体性柔,情疏迹远只香留”,是武汉满城的桂花飘香。本来这黄色的小花并没有给我留下多深刻的印象,直到前年去了一次武汉,才开始觉得这小小的花骨朵抱团起来,竟是如此的让人惊艳。在出地铁呼吸到这满城的桂花香之后,至今仍无法忘却那个抵达武汉华灯初上的深秋夜晚。无论行至何处,总有花香伴随着干爽的秋风直入鼻腔,沁人心脾。之后我总和朋友说,要在秋天去武汉,因为武汉的秋天是桂花味的。
冬看水仙。古人曾写过“借水开花自一奇,水沉为骨玉为肌”来赞美水仙,寒冬中比腊梅更吸引我的,就是自带年味的水仙花。好像蒜头一般的花苞,只需一盆清水,就能长出白嫩的花瓣,如金盏银盘,还自带清幽的香味,怎能不赞叹它。在家乡,水仙绽放的时节,就是到处张灯结彩的时候,这花香,是喜庆的团圆,也是思乡之情。
有时候会发觉已经很久没有欣赏过通勤路上的风景了,既错过了旭日东升,也看不到夕阳西下,更别谈这些不起眼的小花了。但花开花落不过是自然规律下的更迭,它不会因为我们的欣赏与否而停止,但如果我们看到了,就收获了一份美好不是吗?透过繁花似锦,我们能看到造物者的神奇,大自然的美好,让一年四季都变得有所期待。
只要你用心欣赏,拐角处,总有花绽放。
(题图:刘小萱 )
新闻推荐
交通运输部等联合约谈滴滴等10家交通运输新业态平台公司 不得相互串通操纵市场价格
据新华社北京5月14日电记者14日从交通运输部获悉,当日上午,交通运输部等交通运输新业态协同监管部际联席会议8家成员单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