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2日,加沙地带城市汗尤尼斯遭以色列空袭。新华社发
巴勒斯坦儿童坐在被以军空袭摧毁的一处房屋废墟上。新华社发
点睛
加沙“火药桶”再度点燃!空袭、火炮和火箭弹你来我往,不断夺走巴勒斯坦和以色列民众的生命,幸存者则为聚集在中东地区上空的战争阴云惊惧不已。政治投机和利益互换在被战火侵袭的土地上暗流涌动,在严重人道主义危机面前,各方是否仍有为战争摁下“暂停键”的机会?
一场在巴勒斯坦民众与以色列警方之间的冲突,于数日内骤然升级,演变成为巴以“七年来最大规模冲突”。连日来,巴勒斯坦武装组织与以色列国防军互相发起袭击,已造成双方百余民众死亡和千余人受伤,战争似乎“一触即发”。在各方努力之下,重新被点燃的“世界最大火药桶”还有无降温熄火的可能?
归属之争?谁才是东耶路撒冷的主人?
自以色列1948年建国以来,巴以之间的恩怨持续七十余载。而一起发生在东耶路撒冷——谢赫·杰拉地区部分房产的产权纠纷,成为本次冲突的导火索。1967年第三次中东战争后,以色列占领东耶路撒冷,并在东耶路撒冷和约旦河西岸部分地区建设犹太人定居点。1972年,两个犹太定居者机构在以色列土地部登记了对谢赫·贾拉18德南(相当于1.8公顷)土地的所有权。就在日前,以色列政府部门要求在谢赫·杰拉地区居住的巴勒斯坦人搬离此处定居点,由此引发巴勒斯坦民众大规模抗议。
自4月中旬斋月以来,该地冲突不断升级,并迅速蔓延至加沙地带和约旦河西岸等地。本月7日和10日,巴勒斯坦民众与以色列警察在耶路撒冷老城圣殿山(穆斯林称“尊贵禁地”)爆发严重冲突。随着冲突白热化,加沙地带的哈马斯再推波助澜,向以色列各大城市连续发射火箭弹,引发以色列强烈反击。
为何一宗房产纠纷案能引发这么大一场流血冲突?西北大学中东研究所副教授、叙利亚研究中心研究员王晋介绍,因为该问题不仅涉及产权归属,还象征着东耶路撒冷归属权的历史合法性,即“谁拥有这片土地,谁才是东耶路撒冷的主人”。
互不示弱?巴以当权者各有各的算盘
一边,加沙地带幸存者为聚集在中东地区上空的战争阴云惊惧不已;另一边,政治投机和利益互换在被战火侵袭的土地上暗流涌动。
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中东研究中心副研究员张楚楚认为,巴以双方不断加剧冲突烈度,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冲突双方均有将冲突扩大化的意愿。
以色列方面,右翼领导人、总理内塔尼亚胡组阁似乎铁了心要用“铁拳”重击哈马斯,增强自身未来在以政坛政治博弈中的筹码。本月初,内塔尼亚胡组阁失败,由竞争对手接手组阁。
张楚楚指出,内塔尼亚胡试图将巴以冲突扩大化为自己“翻盘”,通过武装打击哈马斯的高层领导人彰显自身维护以色列安全的决心,争取以色列民众与更多政治派别的支持。
巴勒斯坦方面,也即将开启一系列选举活动。在2006年巴勒斯坦的立法委员会选举中,强硬派的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曾击败立场更为温和的巴勒斯坦民族解放运动(法塔赫)。张楚楚指出,此次巴以冲突中,哈马斯试图通过采取对以色列强硬的立场,换取选民的支持,从而为即将到来的选举造势。
张楚楚认为,以色列与巴勒斯坦武装组织事实上都清楚难以通过战争达成实质性成果,进而促进巴以问题解决。目前,巴以交战方都有通过扩大战争“做戏”意味。由于双方都意图借冲突实现政治目的,因此也都不愿意向对方表现软弱。
推波助澜?美国“拉偏架”后果显现
美联社报道,本次巴以冲突在短短数日内骤然升级,冲突规模已接近2014年以色列在加沙地带对哈马斯等目标实施的“防务之刃”军事行动。
为何如此激烈?“今日俄罗斯”网站援引英国作家、政治和国际问题专家汤姆·福迪的分析称,美国应对近日发生在东耶路撒冷的流血冲突负责。当前的巴以冲突,实质上是美国中东政策不断累积发酵的产物。
张楚楚认为,美国对巴以问题的态度,为巴以冲突的激化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由于美国上一届政府采取一味偏袒以色列的外交政策,为以色列领土野心的膨胀、巴勒斯坦人与犹太人的矛盾埋下隐患。拜登政府上台后试图改变上届政府的中东政策,又引发以色列的强烈不满。
张楚楚指出,今年以来,以色列在巴以问题上“步步紧逼”,试图迫使美国放任以色列在犹太人定居点、东耶路撒冷归属权等问题上的强硬态度,或向以色列许诺有力条件换取和平谈判。
调停未果?安理会发声遭美国阻挠
巴以冲突愈演愈烈,引发国际社会严重关切。
王晋认为,巴以冲突在未来一段时间内还将继续升级,解决冲突的关键在于巴以双方达成沟通和互动。在往年巴以冲突中起到斡旋作用的埃及,可能将在促成以色列和哈马斯达成和解意向的场合中扮演重要角色。
13日,埃及代表团已与以方官员进行会谈。不过,张楚楚分析,目前埃及能够起到的作用颇为有限。除埃及外,部分中东地区大国和域外大国也有参与斡旋的意愿,但短期内同样难以产生效果。另据沙特阿拉伯电视台14日报道,以色列已拒绝埃及提出的人道主义停火要求。
张楚楚认为,短期内以色列是否停火,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美国在多大程度上能够满足内塔尼亚胡的要求。
法新社报道,本周以来,联合国安理会已就巴以冲突举行2次闭门会议。消息人士称,在12日召开的会议期间,安理会15个成员中有14个提出发表联合声明,却受到了美国单方面阻挠,导致联合声明未能发表。
王晋指出,目前拜登政府希望巴以问题回归到多边主义框架内的渠道解决,在美国协调下以和平谈判解决巴以问题。然而,由于巴以和平谈判自2014年以来再未举行,且谈判难以彻底解决愈发复杂的巴以问题,美国可能不会在近期内推动谈判。
南方日报驻京记者泠汐
实习生赵慧林策划:胡素青
■专家专访
上海外国语大学中东研究所教授范鸿达:
宗教并非巴以问题矛盾核心
中东问题专家、上海外国语大学中东研究所教授范鸿达曾在巴以地区访问,亲历过巴以双方的对立和冲突。“他们根本不是一个世界的人,或者更恰当地说,他们已经被塑造成了不一样的人。”范鸿达经常静坐在耶路撒冷老城大马士革门口处,观察进进出出的巴勒斯坦人和犹太人。
南方日报:在本轮加沙—以色列爆发军事冲突前,此次巴勒斯坦人和以色列冲突的核心区域仍位于耶路撒冷老城圣殿山,这是否意味着宗教矛盾仍旧是巴以冲突中最为尖锐的矛盾之一?近年来是否有激化巴以冲突的新问题出现?
范鸿达:虽然巴勒斯坦民众与以色列警察在耶路撒冷老城圣殿山(穆斯林称“尊贵禁地”)爆发严重冲突,但是这并非意味着宗教矛盾是巴以冲突中的最尖锐矛盾之一。
事实上,发展至今,宗教因素在中东很多问题上的影响力已经在下降了。在很大程度上讲,阿克萨清真寺区只是给巴勒斯坦人和以色列警察的冲突提供了一个场所,巴勒斯坦人和以色列的关键性矛盾基本都在阿克萨清真寺区以外。
巴勒斯坦和以色列早已经是一对力量严重失衡的对手,巴勒斯坦人在捍卫自己利益方面越来越力不从心。
国际社会几十年来公认的解决巴勒斯坦问题的“两国方案”遭到严峻挑战,新冠肺炎疫情更令原本处境就已非常困难的巴勒斯坦人雪上加霜,再加上以色列犹太人对巴勒斯坦人土地和房屋的不断侵蚀和侵占……这些都激化了部分巴勒斯坦人对以色列的不满情绪,更何况以色列对巴勒斯坦的高压政策一直在持续。
南方日报:在您看来,此次巴以冲突升级是否可控?巴以问题破局的关键点是什么?
范鸿达:尽管目前加沙武装组织和以色列都表现得很强硬,但是我仍然认为双方的冲突是可控的,因为双方都缺乏严重升级军事对抗的条件或意愿。尽管迄今来看加沙武装组织的火箭弹与以前相比的确更新换代进步了不少,但与强大的以色列武装相比,加沙的军事打击能力实在是太软弱。从军事的角度讲,以色列军方击溃加沙武装力量并非难事。
另一方面,虽然以色列相比较加沙拥有绝对优势,但是如果以色列用兵太过分的话,一些国家和力量很可能不会坐视不管。不管是加沙地带的武装组织还是以色列的决策者,都是有智慧的人,他们都会看到各自面临的优势和劣势,不会不加限制地任凭局势持续恶化下去。
目前破解巴以军事冲突的关键点在于国际调解。联合国、埃及、阿联酋等与以色列建交的阿拉伯国家,土耳其和各世界大国等,都会为之而努力。各方要尽快开展切实有效的调解工作。我相信国际调解会对降低甚至消除这次的巴以冲突起到良好作用。
南方日报驻京记者王诗堃
实习生芦熹鸣
巴以七十载恩怨情仇
1948年
以色列宣布建国,第一次中东战争爆发,以色列和阿拉伯国家发生大规模冲突。
1967年
第三次中东战争结束后,以色列全面占领巴勒斯坦的加沙地区和约旦河西岸地区。同年,联合国安理会通过第242号决议,要求以色列撤出在战争中占领的领土。
1980年
以色列国会制定法律,将耶路撒冷确立为“永远和不可分割的首都”。
1988年
巴勒斯坦解放组织全国委员会通过《独立宣言》,宣布建立以耶路撒冷为首都的巴勒斯坦国。
1993年
巴以签署《奥斯陆协议》,规定巴勒斯坦人首先在加沙-杰里科地区实行自治。但双方在随后的谈判中分歧过大,导致至今没有达成永久性和平协议。
1995年
以色列前总理拉宾遇刺,巴以和平进程遭受巨大打击。
2006年
巴勒斯坦政局生变,此前一直和以色列谈判的法塔赫下台,主张不承认以色列的哈马斯上台。
2008年
哈马斯与以色列签署的停火协议到期后,以色列对加沙地带发起代号为“铸铅”军事行动。
2014年
巴以局势再度恶化,以色列对加沙地带发起代号为“护刃”军事行动。
2021年
4月中旬斋月以来,巴以冲突又起,局势不断升级。
新闻推荐
据新华社东京5月13日电日本首相菅义伟13日重申了东京奥运会将如期举办的决心,不过日本政府新冠专家小组负责人尾身茂在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