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霞
羊城晚报:您的爷爷孔宪权是位老红军,他的一生中哪些故事给您留下深刻印象?
孔霞:娄山关战斗是遵义会议之后的第一个大胜仗。爷爷率领突击队攻打娄山关南侧黑神庙的敌人指挥所时,左腿、胯骨中了6发机枪弹,腿上留下12个枪眼。后因重伤,爷爷没有办法跟着部队一起行动,依照指令留在了遵义。
新中国成立后,爷爷被任命为第一任遵义会议会址纪念馆馆长。1952年,爷爷参加遵义会议会址纪念馆建馆筹备工作。当时建纪念馆既无经验参考,也无样板模仿,想要建好,难度可想而知。且贵州山多路陡、交通不便,收集文物的难度也很大。他到贵州和临省交界处(如扎西、川西等地)收集文物资料,全靠人力一点一点肩挑背驮带回遵义。最后,爷爷和其他工作人员完成了44个县(市)及川南、滇东北5县的征集采访任务,征集文物1200余件。
羊城晚报:您从爷爷孔宪权身上学习到了哪些精神?
孔霞:爷爷是我的榜样,从他身上,我看到了老红军的优秀品质。无论是当年英勇作战中弹受伤,还是下乡收集历史文物,爷爷从不叫苦。纪念馆建成后,参观者络绎不绝,他作为首任讲解员总是保持极高的热情,即使旧伤复发引起剧痛他也要坚持。爷爷这种不畏困难、履行责任的精神深深地影响着我。我们孙辈这一代12个人中,有5人在遵义从事红色文化宣传工作。我作为遵义会议纪念馆的一名义务红色宣讲员,一直积极投身红色文化传播,希望让更多人了解遵义会议、了解前辈们艰苦奋斗的故事,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
新闻推荐
○新华社呼和浩特5月18日电播种机匀速前进,施底肥、播种、铺设滴灌管和地膜等作业一气呵成。眼下,在地处河套地区的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