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海洋(小图)与失踪孩子孙卓的照片。
南方日报记者
肖雄金镝摄
■关注“失孤者”系列报道②
2007年,4岁的孙卓在深圳白石洲被拐走,“找到孙卓”是父亲孙海洋14年来最大的坚持。孙海洋去过全国26个省份,把孩子的照片贴在走过的每一个街巷。他被许多媒体报道过,寻子的故事也被改编进电影《亲爱的》。
14年后,孙海洋再次回到白石洲。随着拆迁新建,白石洲正在迎来新生。但孙海洋的寻子路仍在继续。
今年,公安部部署开展“团圆”行动,全面查找一批改革开放以来失踪被拐的儿童。这让几乎放弃的孙海洋重燃希望:“孩子是不是也要回来了?”
曾开“寻子包子铺”
白石洲曾是15万“深漂”的容身之所。这里曾有一间远近闻名的“寻子包子铺”。那是孙海洋在深圳的第一个家,也是他的伤心地。
自2019年9月起,白石洲在加速拆迁改造。一栋栋“握手楼”被清空,围起的铁板不是贴上“楼已清空非请勿入”黄色警告,就是“齐心协力推旧改”的大幅海报。过去充斥叫卖声的街道,如今安安静静,仅有电钻和挖掘机的作业声偶尔打破沉寂。
孙海洋走在街上,经过“回来就是幸福”的广告语时,脚步顿了一下。
沙河街43号,他曾经包子铺的位置已被围蔽,寻子“悬赏二十万”的标语也不见踪影,然而寻子的点滴仍未散去。
离包子铺几步之隔的电动车维修铺现在还开着,店主毛大哥是孙海洋的老相识,在白石洲一待就是16年。回到白石洲的孙海洋,在毛大哥店门前坐下。他们看向对方的眼睛,沉默了好一会。
这些年孙海洋寻找孩子的模样,毛大哥都看在眼里。“那次以后,还被骗过吗?”毛大哥从别人口中听说孙海洋被人骗过5000元,电话那头的人谎称是警察。留心不难发现,对方的话术漏洞百出,孙海洋没有多余的心思去揣测,他被即将找到孩子的喜悦冲昏了头脑,偷偷将钱打进了对方提供的账户。而后,来电者杳无音讯。
“快成年了吧?”“是啊,十七八了。”“想过找到后的事吗?”“不是没有。”
孙海洋曾幻想,父子相认可能会尴尬,因为多年没见;更可能是相拥而泣,因为一直挂念。
谈话以沉默结束,毛大哥拍拍他的肩,忙起手头的事,孙海洋像往常一样,静坐无语。
组建起“寻亲联盟”
孙海洋小有名气后,许多有同样遭遇的家长通过新闻找到了他。就这样,他认识了3000多个丢失孩子的家庭。寻亲联盟成立了。
1994年,20岁的孙海洋学会了蒸包子。那年年底他存下了2万元,他想开间自己的包子铺。2007年搬来深圳后,孙海洋把包子铺开在了白石洲。
2007年10月16日下午,得空后的孙海洋瘫在沙发上闭上了眼睛,妻子彭四英背着身子在切葱姜,孙卓在店门口玩耍。彭四英让孙海洋看着孩子,孙海洋随口应下,但是那天凌晨两点起来揉面,陆陆续续卖出去2000多个包子,甚至没时间喝口水的孙海洋实在困得睁不开眼。
彭四英做完了第二天营业的准备工作后,才意识到一直没听到孩子的声音。不好的预感涌上心头,她摇起在沙发上沉睡的孙海洋,问他儿子去哪了,声音发抖。白石洲的各条街道、各个商铺、各处角落回响起孙卓的姓名,孩子没了。
他们冲向了2公里外的沙河派出所报警。所有亲戚都从老家赶来,放下生意、找孩子仿佛是他们每天的工作。
任何能贴的地方都贴上了寻人启事。一开始,寻人启事无人问津,后来添上了悬赏5万元,再之后便是10万元、20万元,直到媒体关注到孙海洋的遭遇。
后来,他小有名气了,许多同样遭遇的家长找到了他,直到3000多个丢失孩子的家庭聚到一起组成了寻亲联盟,在全国各地寻找着孩子的去向。
见证好友寻子成功
有人继续走在路上,有人回家重新生活……寻亲联盟的关系没有想象中坚固。3000多个家长的电话,逐渐变成了“空号”。
“儿子找到了。”彭高峰兴奋到疯狂,他打电话告诉了孙海洋这个消息。
孙海洋和彭高峰是寻亲联盟里最出名的2个人,他们都是从湖北农村来到深圳,都相似地经营着小生意,又在相似的街道上丢了孩子。
彭高峰找到孙海洋时,哭着跪下,求孙海洋帮忙一起找孩子。孙海洋带着他在全国各地跑,一路风餐露宿,一起承担一次次的失望。两人一起行动的时间比和其他人更多,有媒体称他们为“寻子兄弟连”。
然而,因寻子而建起的友谊很脆弱。2011年2月,彭高峰在江苏找到孩子乐乐,孙海洋说要去武汉机场接他,彭高峰笃定孙海洋发自内心地和他一样感到开心。
在陪彭高峰回家的路上,孙海洋见到了很多记者,两人被簇拥,路上有铺满1公里长的鞭炮。他笑,不达眼底。“为什么找回的是他的孩子,我好希望这是我的。”孙海洋在很久之后说了实话。
他们依旧称兄道弟,只是慢慢少了联系。孙海洋说逢年过节还是会和彭高峰问声好,至于其他时候,不想主动联系。
寻亲联盟的关系也没有想象中坚固。群内的每个人都有相似悲惨的遭遇,但失去孩子后的选择却不尽相同,有人继续走在路上,有人回家重新生活……他们保持着联系,又仿佛断了联系。
她想再要一个孩子
彭四英知道,一家人是多米诺骨牌,一个人垮了,剩下的人都会跟着倒下。38岁那年,她说想再要一个孩子,孙海洋同意了。
孙卓被拐后的3年里,大女儿孙悦被接来深圳。她发现温柔的母亲和隐忍的父亲从家里消失了,家里吵闹声不断。二人曾经大清晨就开始争吵,一直持续到下午。
争吵常以彭四英的嚎啕大哭结束。孙海洋吵累了,就沉默地坐在沙发上抽烟喝酒,奶奶有时会在吃饭时突然掀翻了餐桌。
彭四英的身上常有深深浅浅的伤痕,额头上有一小块不易被人察觉的白印。那是她半夜哭醒,用头撞墙撞出来的。有天夜晚,她拿起厨房的菜刀对着自己的手腕,孙海洋冲了进去,把菜刀一把夺下,丢到地上。
后来,孙海洋把家里的刀都藏了起来,不敢让彭四英独自待着。
“我醒了。”彭四英有一次时隔3个月再次照镜子,看到了自己满头的白发。30多岁的自己有着超出实际年龄许多的模样和身体状态,她比之前瘦了20多斤,凹进去的脸颊让她感到很丑。她深知再这样陷在悲伤中,只会让家庭彻底垮塌。
她像什么也没发生过一样洗了把脸,次日清晨重新将包子铺的铁门拉开。慢慢地,家里变得宁静。38岁的彭四英想再要一个孩子,孙海洋同意了。
“还会回到白石洲”
无数次走过的白石洲,这一年正迎来新生。孙海洋笃信自己还会回到白石洲,“我儿子会记得他曾在一个大城市,那里门前有地铁”。
5月的深圳十分炎热,孙海洋的一天从7点闹钟响起的那一刻就开始了。
他轻轻敲了两下那扇关上了的房门,里面住的是小儿子孙辉。孙辉在离家直线距离100米不到的小学念书。孙海洋通常在7:05叫孙辉起床,过一会,孙辉打开房门后,迎接他的是挤好的牙膏和盛满的漱口水,以及厨房里冒着热气的新鲜早点。
离开白石洲后,孙海洋的生活逐渐回到正轨,他在龙岗盘了两间店铺雇人做包子,自己一边带娃,一边管理营生。他会在送完睡眼惺忪的孙辉上学后,开车顺着上班高峰期的车流慢慢驶向他的店铺。
下午5点,龙华中心小学放学前,他都会提前赶到,紧紧盯着校门口,直到看见孙辉走出校门,才长舒一口气。
孙海洋深觉曾经的自己浑浑噩噩,如今小儿子渐大,他得继续向前。但白石洲过往的一切仍让他们无法放下。
无数次走过的白石洲,这一年正迎来新生,斑驳的墙上挂起新房将建的标语,那些灰色日子的痕迹正在被抹去。
孙海洋不知道白石洲拆迁新建后,会是怎样的模样,但他笃信自己还会回到白石洲,各种记忆也不会褪色,“我儿子会记得他曾在一个大城市,那里门前有地铁”。
南方日报记者徐勉刘珩
实习生傅怀莹
新闻推荐
■杨悦网红殷世航订婚直播活动结束仅1天,快手电商官方微博5月17日就发布通知称,殷世航直播存在炒作卖货、低俗演戏、虚假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