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0日,在以色列斯代罗特,一名男子看着自己被加沙地带火箭弹击中的房屋。新华社/路透
5月20日,一名儿童在约旦河西岸城市纳布卢斯参加声援活动。新华社发
新华社加沙5月21日电 当地时间21日凌晨2点,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与以色列的停火协议开始生效。加沙地带和以色列边境的民众终于能松一口气。
连日来,数万加沙人为了躲避炮火逃离家园、流离失所,有些人躲入联合国机构下辖的学校,有些人逃到亲戚朋友家寄人篱下。
“我们住在与以色列接壤的加沙城东部。冲突一开始,我们那片区域就遭到以军空袭,坦克也向我们发射炮弹。” 现年60岁的娜贾·阿布·萨利姆对新华社记者说。
几天前,阿布·萨利姆和家人只带了一些个人物品就匆匆跳上汽车,赶到位于加沙城西部、由联合国近东巴勒斯坦难民救济和工程处开办的贾迪达预备小学栖身。
从加沙城东部到加沙城西部,不过七八公里,虽然仍在加沙地带,但这段距离足以让他们避开以军的坦克炮弹射程。
35岁的艾哈迈德·伊亚德带着妻子希芭和三个孩子原本住在加沙城东部。跟许多流离失所的家庭一样,伊亚德一家人徒步数公里,好不容易走到加沙城中心。
“那里很危险,轰炸几乎没有停止过,我不希望我的孩子受伤。”他说。2014年加沙战争期间,伊亚德周围有数十人死亡,其中有他的几个亲戚。
在逃难路上,伊亚德的女儿吓坏了。妻子希芭愤愤不平地说:“以色列的所作所为导致加沙地带居民流离失所。战争必须停止,对无辜平民的杀戮必须停止。”
本月10日以来,以色列与加沙地带武装组织爆发严重冲突。巴以双方公布的数字显示,截至20日晚,冲突已致以方12人死亡、300余人受伤,巴方有232人死亡、1900余人受伤。
联合国人道主义事务协调厅驻加沙办事处官员说,因战火而逃难的加沙民众超过7万人,其中4.7万人在加沙地带由联合国近东救济工程处开办的58所学校里避难,另有2万多人寄宿在亲戚和朋友家。
在联合国近东救济工程处的努力下,学校给这些加沙人提供了暂时栖身的避难所,却难以让他们过上正常生活。逃难家庭面临着饮用水和食物短缺,卫生和医疗条件也相当有限。
“我希望冲突尽快结束,并达成停火协议。加沙地带的老百姓有权利像世界其他地方民众一样过上平静和安全的日子。”伊亚德曾对记者说。
如今,伊亚德期待的停火协议已经生效,可很多建筑已成废墟,他的女儿心理状况还没恢复。昔日家园回得去吗?
中国政府将提供紧急人道主义援助
新华社北京5月21日电 国家国际发展合作署新闻发言人田林21日表示,为帮助巴勒斯坦政府和人民应对紧急人道危机,彰显国际人道主义精神,中国政府于5月20日启动人道主义援助应急响应机制,将根据巴方急需,尽快向巴政府提供紧急人道主义援助,帮助巴方开展伤者救治和流离失所者安置等工作。
◆ 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呼吁各方遵守停火协议,并呼吁国际社会与联合国合作,为迅速、可持续的巴勒斯坦重建进程制定一套全面、有力的支持方案。以色列和巴勒斯坦领导人不仅有责任平静局势,也有责任开始认真对话,解决冲突的根源。
◆ 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敦促双方巩固停火,并努力让局势长期稳定下来。只有政治解决才能给所有人带来持久的和平与安全。
英国首相约翰逊:巴以领导人现在必须努力寻求一种持久的办法来解决冲突、防止恐怖主义、结束暴力循环并实现可持续、公正的和平。
◆ 法国外长勒德里昂:在停火期间,应该对当地尤其是加沙地区民众展开人道主义救援。过去几天冲突的升级,表明相关各方有必要在国际社会支持下,重启真正的政治谈判进程。否则,暴力冲突还会重复出现。法国将与国际社会一道,致力于推动政治解决进程。
◆ 美国总统拜登:赞成双方结束冲突这一决定,感谢埃及总统塞西和其他地区国家在促成停火中发挥的作用。美方将致力于同联合国和国际社会合作,为加沙地带提供人道主义援助和支持。(据新华社)
新闻推荐
据新华社电欧洲航天局19日说,一座巨大冰山脱离南极威德尔海的龙尼陆缘冰层,成为目前漂浮在海洋上的最大冰山,面积大约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