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孟超。新华社发
袁隆平。新华社发
新华社北京5月22日电这是让亿万中国人无比悲痛的一天——5月22日,“中国肝胆外科之父”吴孟超和“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相继离世。一日之内痛失两位院士,人们的哀思如潮水般奔涌,向两位科学巨匠致以崇高敬意。
他们的功勋,我们永远铭记。作为杂交水稻研究的开创者,袁隆平将水稻的杂交优势成功地应用于生产,为我国粮食安全、农业科学发展和世界粮食供给作出巨大贡献。作为中国肝脏外科的开拓者,吴孟超创立了肝脏“五叶四段”理论,使肝癌手术成功率由16%提高到98%以上……一个是让中国人“端牢饭碗”的英雄,一个是救人无数的大医,他们在各自的领域追求卓越,为国为民创造了骄人的业绩,赢得了社会的广泛赞誉。
他们的精神,更是一笔宝贵的财富。因为袁隆平,我们看到了“用一粒种子改变世界”的志向,感悟到“心在最高处,根在最深处”的境界,感动于“禾下乘凉梦”和“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的深厚情怀。因为吴孟超,我们领略了“于时闯肝胆,慷慨创新生”的担当,感慨于大爱无疆、生命至上的仁心。无论是对国家的热爱,对事业的执着,还是对生命的敬畏,对后辈的关爱——正是炽热如火的赤子之心,让他们的人生精彩绽放,达到了世人景仰的精神高度。
“有些人,伟大到我们以为,他们没有生老病死”,正因如此,两位科学家的离世,才会如此拨动人们的情感之弦。5月22日下午,当灵车缓缓驶出中南大学湘雅医院,路边聚满了闻讯自发前来送行的市民,“袁爷爷,一路走好”的呼喊不绝于耳。“我追的星陨落了,救活无数人的老人,永远怀念您”——这是人民对良医的缅怀,也是时代对奉献者的回答。“您这位"90后"没有完成的,还有今天的"90后"顶上”——这是青年与前辈的对话,也是后来者接力奋斗的誓言。
斯人已逝,精神不朽。两位科学巨匠离去,留下无尽的思念。他们的精神如同璀璨的星辰,守护着这片热土,照亮我们砥砺前行的漫漫征途……
叮咚快评
国士无双双国士医食无忧待后人
王梓佩
5月22日,“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中国肝胆外科之父”吴孟超院士因病离世。
双星陨落,举国哀悼。
“我一直有两个梦,一个是禾下乘凉梦,一个是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即使有一天,倒在手术室里,也将是我一生最大的幸福。”……两位先生逝去了,那些质朴然而滚烫的话语还依稀回荡在耳畔。
他们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用毕生精力去实现自己和所有中国人,乃至全人类的共同心愿——消除饥饿,远离病痛。他们拥有最普通的农民和医生的形象,一个耕耘在田间,一个坚守在手术台前,却又因其数十年如一日的专注与奉献而极不平凡。
侠之大者,为国为民。
两位先生虽然故去,留下的印记仍将长存世间,熠熠生辉——袁隆平自上世纪六十年代以来,几度改良水稻品种提高亩产,使中国以不到世界10%的耕地面积养活了世界20%以上的人口,彻底消除国际上“谁来养活中国”的疑问,为世界人口饥饿问题提供了解决方案;吴孟超从医七十多年,完成1.6万多台重大肝脏手术,自主创新30多项重大医学成果,使我国肝脏疾病诊疗技术从一片空白逐步提升至世界领先水平,如今我国肝胆外科的专家中,八成以上都是他的学生……为人民利益付出心血的人,人们会永远记得。
前路仍在,我辈当勉。
今天我们哀悼他们,除了表达情绪,更要在行动上珍视他们的劳动成果,将他们“医食无忧”的事业不断发展下去,把他们对科学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对本职工作的责任感与使命感、对国家与人民深沉的爱意一一继承,在农业、医疗以及其他领域发扬光大。
记住“知识是基础,汗水要实践,灵感是思想火花”,记住“医药是有时穷尽的,唯有不竭的爱能照亮一个受苦的灵魂”。
二位先生千古。
新闻推荐
□王明玉如同一株水稻,完成了使命,最终回落在泥土之中。“杂交水稻之父”、中国工程院院士、“共和国勋章”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