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拉拉与太阳》石黑一雄 著上海译文出版社2021年3月出版
晓依(书评人)
今年3月,上海译文出版社全球同步出版了石黑一雄最新的长篇小说《克拉拉与太阳》,这是石黑一雄自2017年摘得诺贝尔文学奖以来出版的首部作品,也是作家时隔六年之后发表的长篇小说。
作品甫一上市,销售热度高涨。据石黑一雄作品在中国的总策划冯涛介绍,此次上海译文出版社首印10万册投放市场,目前已经是第三次印刷。
这是一部什么样的作品,为何一出版就受到如此热捧?
小说故事发生在科技高度发展的未来,题材涉及当下最热门的社会话题之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与伦理。《克拉拉与太阳》的情节并不复杂:在科技高度发展的未来,AI机器人克拉拉陪伴人类小女孩乔西,并治愈了她。
近年来,科技的发展与进步,人工智能已越来越成为关注的焦点。作家们纷纷以此为题材进行创作。比如,英国著名作家麦克尤恩的《我这样的机器》,就是着眼于人类与AI关系的一部作品。
与其他科幻小说不同的是,石黑一雄始终通过克拉拉的眼睛看人们熟视无睹的日常,从中展现了人心的各种不可预测。比如,一旦乔西被治愈,克拉拉就不再有用。即便如此,克拉拉还是拼尽全力救治乔西。
虽然算是科幻题材,但石黑一雄的写法显然不那么“科幻”,他更多的是用情感来支撑叙事框架,用文学性的诗意来表达对于人性、对于未来、对于人类世界向何处发展的关切。
书出版后,有人称之为“悬崖式的叙述”,即把人物一个个推下去,自己留在山上。有人将他的作品排排座,称他从回溯回忆改为前瞻。有人评论说这是石黑一雄披着科幻外衣的情感小说……林林总总,解读多多。
这可能也正是石黑一雄得意的地方。他不言明时间,也不具像人物,更是“在故事达到情感与戏剧冲突的顶点时,突然收住笔锋,让读者用自己的想象去为充满张力的留白填色(译者宋佥语)”。
石黑一雄不喜欢别人对他的作品进行归类和贴标签,任由每一位读者从中读出自己的理解,而不是给予答案。
这样的题材,在石黑一雄的历往作品中,也有先例。如《莫失莫忘》中,便是克隆人凯茜·H以充满了怀旧意味的口吻讲述自己的经历。
据该书责编吴洁静介绍,《克拉拉与太阳》原本是一本儿童插画书,讲述一个不怎么健康的孩子和她的娃娃被困在房间里每天看日落的故事。后来石黑一雄与妻子交流时产生一个大胆的想法,这个“娃娃”也许可以是一个有思维和情感的机器人,受此启发,他创作了《克拉拉与太阳》。
那么,如此并不“科幻”,也不史诗,更无“炫技”难度的作品,为何一出江湖就备受追捧,难道仅仅因为是诺奖得主的光环?
诺奖作家出版新作,多有榜样,远的不说,近有莫言《晚熟的人》,似乎也没有石黑全球性几十种文字同时翻译出版的齐整壮观。
此次上译的《克拉拉与太阳》书封,沿用英文原版的开窗式设计,不同的是,封面翻开,矩形框内显现的是一轮太阳。石黑赞叹它有一种优雅的简洁。
同样的简洁,可以在《克拉拉与太阳》的语言叙述上看到。作家以他最擅长的第一人称叙事,从头至尾由克拉拉讲述她和周边人的经历,语言非常简单清晰。
同样的简洁,还可以在作品的主题上感受到。如宋佥所说,“最主要的是每个人通过克拉拉的视角,都要扪心自问一个问题,你相信有人心这回事吗?我想这才是这本书的终极问题。”
新闻推荐
新华社北京5月22日电记者从国家航天局获悉,根据遥测数据判断,5月22日10时40分,祝融号火星车已安全驶离着陆平台,到达火星表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