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国内 有趣社会 今日国际 白话体育
新岭南 > 热点 > 多彩国内 > 正文

“生态觉醒”时代正在来临

来源:宝安日报 2021-05-29 07:54   http://www.kcqsx.com/


2019年9月26日,火烈鸟成群结队在纳米比亚鲸湾海边觅食。

2019年1月19日在南非约翰内斯堡以北的一家野生动物园拍摄的猎豹。

联合国大会于2000年12月20日通过了第55/201号决议,宣布每年5月22日,即《生物多样性公约》通过之日为国际生物多样性日,又称生物多样性国际日。

生物多样性构建了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地球生命共同体的血脉和根基。2021年国际生物多样性日的主题为“呵护自然·人人有责”。

生物多样性对人类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人类社会多年来的高速发展则使其面临严重威胁,值得庆幸的是,相关报告显示,人类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意识正在觉醒。

■现状:生物多样性面临危机

人类活动、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三者关系密切,生物多样性受到气候变化的影响,气候变化也与人类活动有关,生物多样性则事关人类文明的未来。

随着环境的污染与破坏,比如森林砍伐、植被破坏、滥捕乱猎、滥采乱伐等,如今世界上的生物物种正在以每小时一种的速度消失。而物种一旦消失,就不会再生。消失的物种不仅会使人类失去一种自然资源,还会通过生物链引起连锁反应,影响其他物种的生存。

35亿年前,从地球上有生物出现时起,就不断地有新的物种产生与灭绝,迄今为止,地球上存在的生物约有300万种-1000万种以上,有案可查的有150万种。由于人类对自然资源掠夺性地开发利用,若干年来,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已受到严重威胁,许多物种正变成濒危物种。美国国会技术监督局认为,如果人类消费方式和破坏作用得不到遏止的话,地球上物种消失的速度是自然状态下的1000倍。

一些关于地球生物多样性的报告也显示,人为原因导致了83%的野生哺乳动物和一半的植物的消失。在亚马逊地区,每天每分钟都有超过150英亩的雨林消失。自1970年以来,野生动物的数量平均下降了68%。

每年春季大批候鸟从越冬地迁徙到繁殖区,在全球变暖的影响下,极端天气频发,候鸟生物钟被打乱,使得迁徙之路变得困难重重。2020年9月,美国多地数十万鸟类死亡,分析发现它们胃及肠道内没有食物,脂肪储备已耗尽,说明它们很可能是饿死的。而干旱、大风降温天气、山火是导致这一切的罪魁祸首。

有保护组织在2019年行了预测,如果地球继续以此趋势变暖,到2100年全球平均气温将上升4°C,届时超过2/3的北美鸟类物种将由于活动范围丧失而濒临灭绝。

珊瑚礁以其极高的生物多样性,被誉为“海洋中的热带雨林”,它庞大的生态系统,是许多海洋生物存活的“基础”。近十几年来,气候变化正使得珊瑚白化现象日益加重,珊瑚白化出现的频率加快、规模更大,珊瑚白化的下一阶段就是珊瑚及依赖珊瑚生态生存的生物大量死亡。世界气象组织特别报告指出,因为气候变化,全球99%的珊瑚礁很可能在本世纪末前消失。

2020年,在俄罗斯北部一城市,一辆垃圾车因故障抛锚,吸引一群北极熊前来“打劫”食物。饿着肚子的北极熊可能会攻击人类,甚至吃掉同类。这背后,折射的是全球北极熊面临的生存危机。国际期刊《自然气候变化》通过跟踪1979年至2016年北极熊的数量变化,指出北极熊食物摄入情况与因全球变暖导致的海冰融化有关。最终做出了北极熊将在本世纪末灭绝的预测。

据资料显示,当前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负面趋势将阻碍实现八个可持续发展目标下80%经评估的具体目标。四分之三的陆地环境和约66%的海洋环境已因人类行为发生了巨大变化。当前有100万种动植物濒临灭绝。

■保护:人类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意识正在觉醒

值得庆幸的是,人类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意识正在觉醒。5月18日,在世界野生动物基金会(WWF)委托经济学人智库(EIU)发布的一份新报告中发现,越来越多的人更加关注生物多样性危机,并且这种担忧正在转化为行动。报告显示,我们正在进入一个新的变革时代,即“生态觉醒”时代,这也许是人类和地球未来最重要的时代。

该报告将调查等传统研究方法与对社交媒体、新闻媒体、谷歌趋势和搜索词等有针对性的分析相结合,评估了从2016年到2020年五年时间里,54个国家80%的世界人口对自然的参与、意识和行动。

报告显示,参与生物多样性丧失相关的对话和行动的人数有数亿人,而且人数还在上升。

公众对自然的兴趣和关注在过去五年中显著上升(16%),并在新冠肺炎疫情大流行期间继续增长。

报告认为,这种“生态觉醒”在亚洲和新兴市场的攀升速度最快,2016年至2020年期间,印度、巴基斯坦和印度尼西亚的增长率和参与率最高。

自2016年以来,关于生物多样性丧失和自然遭破坏的Twitter帖子增加了65%,这主要是由于对拉丁美洲亚马逊森林火灾的关注,而谷歌对相同主题的搜索量增加了16%。

该报告将人们意识的提高归因于几个原因。最近,新冠疫情让人类对自然其他部分的依赖变得更加明显。波士顿咨询集团的另一项调查发现,来自八个国家的70%的参与者现在比大流行开始之前更多地意识到人类对环境的威胁,四分之三的人希望在恢复世界原本框架中看到更强有力的环境政策。

抗议、请愿和捐赠运动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2018年至2019年,对抗议破坏环境和生物多样性等的活动报道增长了103%。围绕禁止一次性塑料、供应安全饮用水和“自然权利”运动也在公众话语中产生了反响,影响了政策制定和立法改革。

此外,致力于保护生物多样性和自然的名人及公众人物也在提高人们意识方面有相当大的作用。

报告指出:“保护自然和生物多样性的运动既是全球性的,也是相互联系的。”报告强调,目前覆盖了全球60%人口的互联网普及,正在帮助人们将这种担忧转化为行动。

今年3月,肯尼亚总统乌胡鲁·肯雅塔在联合国环境大会上发表讲话时说:“环境是人类面临的大多数挑战的关键所在,而且也是为提供解决方案的关键所在。在这方面,肯尼亚已经将环境支柱牢牢固定在国家的蓝图中,这就是肯尼亚的2030年远景规划。”

报告称,2020年10月,“活动人士、社区、学生和孟买居民,以及参与社交媒体活动的名人所做的不懈倡导工作”得到了回报:孟买境内329公顷面积的森林被印度马哈拉施特拉邦政府授予保留。

主要金融机构也采取了行动。2020年6月,七家欧洲基金称,如果不采取措施保护亚马逊雨林,将从巴西撤回价值2万亿美元的投资。

■意义:生物多样性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

生物多样性是地球生命经过几十亿年发展进化的结果,是人类赖以生存和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它提供人类所有的食物和木材、纤维、油料、橡胶等重要的工业原料。

中医药绝大部分来自生物,直接和间接用于医药的生物已超过3万种。可以说,保护生物多样性就等于保护了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基石,保护了人类文化多样性基础,就是保护人类自身。

生物多样性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个物质基础,跟每个人、甚至每个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都是息息相关的。可以从三个方面来理解生物多样性的价值。

一是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人类平时的衣食住行,包括药物,绝大部分都来源于生物多样性,比如日常吃的主食、蔬菜、水果等等,都是来源于各种丰富多彩的生物。可以说,生物的多样性为人类提供了选择的可能,所以人类生活丰富程度的改善、生活水平的提高,直接依赖于生物多样性。

二是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比如,整个生物界,几乎只有植物能够固定太阳能,使其形成其他生物可以利用的能量形式。但是像这样的作用,人类很少意识到。此外,气候的调节、空气中氧气的比例都与生物多样性相关。

三是对未来而言的选择价值。人类现在对生物多样性的一些价值研究得并不是很清楚。但是在未来的某一天,也许要治愈人类的某种疾病,要靠我们现在尚未研究清楚的一种生物来寻求解决方案,这些都是属于未来的选择价值。

自然界面临的问题不仅与自然世界有关,也与人类的生存发展息息相关。人类的生存、生计和幸福依赖于自然。就像新冠疫情带给我们的启示一样,破坏自然只会增加未来疫情流行的可能性。人与自然的关系破裂将使人与地球的未来置于危险之中。

■行动:如何保护生物多样性

成为低碳族,从尽量步行、骑自行车或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做起;

种植并保护身边的树木和植物;

成为循环利用族,用淘米、洗菜的水浇花或冲厕所,多用节能灯不用白炽灯,随手关灯;

自备购物袋,不用塑料袋;

减少使用农药、化肥等,避免污染物进入环境;

不吃受保护的野生动植物;

不参与受保护的野生动植物的买卖;

拒绝穿野生动物皮毛做的衣服;

不购买受保护的野生动植物器官生产的产品、药品(如象牙制品、虎骨酒等);

不把野生环境中的鱼、鸟、龟等野生动物当作宠物来养。

■名词解释:国际生物多样性日

1994年,《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方大会第一次会议在巴哈马召开,会议中建议把这项公约生效的日子,即12月29日,定为国际生物多样性日。2001年5月17日,为避免与十二月的众多节日冲突,根据第55届联合国大会第201号决议,国际生物多样性日改为每年5月22日。

《生物多样性公约》

是一项保护地球生物资源的国际性公约,于1992年由签约国在巴西里约热内卢举行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签署。并于1993年12月29日正式生效。目前共有196个缔约方。该公约具有法律约束力,旨在保护濒临灭绝的动植物和地球上多种多样的生物资源。

生物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公约》将生物多样性定义为:各种生物之间的变异性或多样性,包括陆地、海洋及其他水生生态系统,以及生态系统中各组成部分间复杂的生态过程。生物多样性分为3个层次: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

多样性指数

多样性指数是用来衡量物种多样性丰富程度的指标,目前相对广泛使用的多样性指数包括香农-威纳多样性指数、皮卢均匀度指数和辛普森优势度指数。香农-威纳多样性指数是用来描述物种的个体出现的紊乱和不确定性的指标,不确定性越高,多样性也就越高。

10~11版资料来源:新华网、央视新闻、中新网、中青网、生态环境部、《生物多样性基础知识》环境工程技术学报、环境生态网 (海报图片来自今年国际生物多样性日当天央视新闻《一起听听它们的心声》)

新闻推荐

供销总社:加快补齐农产品冷链物流短板

据新华社北京5月27日电(记者侯雪静)27日,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党组书记、理事会副主任韩立平表示,我国农产品流通的突出...


相关阅读 

猜你喜欢
评论(“生态觉醒”时代正在来临)


 
频道推荐
  • 四川凉山火灾引关注 4月份是森林草原火灾高发期
  • 趣闻 再大的黑洞也比不过网友的脑洞!关于黑洞,最好玩的都在这
  • 讲道理没用?不!她坐上引擎盖后, 讲的全是道理…… 最新进展:奔驰女车主已和4S店和解
  • 直击当代婚恋痛点 《如影随心》明日上映
  • 单脚站立的火烈鸟
  • 
    图文看点
    泪失禁体质?给我办他! 泪失禁体质?给我办他!
    
    推荐阅读
    危化品运输安全管理之我见... 近期全国多处发生车间事故 这些车间... 企石为老旧厂房“体检” 将“电老虎...
    
    热点排行
    4月18日 早间新闻 达芙妮继续亏损:关店千余家 转型电商遭资 北京春季求职期平均月薪10970元 过半职位 危化品运输安全管理之我见 余杨:特种设备的安全守卫者 樟木头镇开展消防安全检查 加大对火灾隐 近期全国多处发生车间事故 这些车间安全 大朗检查水库排站防汛防涝准备工作 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