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睛
盛夏将至,美俄关系却似跌入“冰窖”。本月以来,两国“口水战”不断升级,“外交战”热度不减。本周,酝酿月余的美俄领导人峰会终于确定时间和地点,却引发舆论普遍担忧。在不到三周时间里,两国是否能够搁置分歧、寻得默契?
5月25日,美俄两国政府宣布,俄罗斯总统普京和美国总统拜登将于6月16日在瑞士日内瓦举行面对面会晤。外媒指出,此次美俄领导人峰会正值两国关系数十年内最为紧张的时期,近期有多起事件导致两国关系不断恶化,自4月起展开的美俄“外交战”,连锁反应至今仍在继续。
据美国白宫和俄罗斯总统府披露,两国领导人会晤期间,将就战略稳定、军控、气候变化和地区合作等多项议题展开讨论。有分析指出,鉴于俄美关系持续紧张,峰会或难取得实质性成果。“普拜会”期间两国各自想达成怎样的目标?是否可能“无果而终”?
双方分歧大于共识
拜登4月13日和普京通电话时首次提出会晤,5月4日他再度表示,希望在6月访问欧洲期间举行美俄领导人峰会。据悉,拜登将于6月11日至13日赴英国参加七国集团峰会,随后赴比利时参加北约峰会,这是他1月就任总统以来的首次出访。
美国白宫25日发表声明称,美国寻求在美俄关系中恢复“可预见性和稳定”。俄罗斯总统新闻秘书佩斯科夫26日则表示,几乎没有必要期望在首次会晤时能够就严重分歧问题达成共识。但他同时说,此次会面非常重要。
拜登政府4月曾以俄罗斯“干预美国大选”“发动网络攻击”为由,对俄发起新一轮制裁,并驱逐俄外交人员,俄罗斯随后宣布对等反制措施。捷克、波兰等国也加入对俄“外交战”,直到本周仍有多名俄外交人员遭驱逐。
在美俄确定举行领导人峰会前,美国国务卿布林肯曾在19日与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会晤,同日布林肯发表声明称,拜登政府放弃了对连接俄罗斯和德国的天然气输送管道“北溪-2”的制裁。此举引发美国舆论“哗然”。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美国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孙成昊分析,拜登政府认为,尽管美俄在部分议题上对抗,但仍存在合作领域。因此拜登政府倾向于尽量通过外交来解决问题。但美俄关系不太可能因此出现突破。此次峰会期间,双方的分歧将仍然大于共识。
维持“斗而不破”
美俄上一次领导人峰会于2018年7月举行,普京曾表示会晤“总体上是成功的”,但时任美国总统的特朗普被国内质疑在会晤中表现出对俄“软弱”。此后,普京和特朗普都表达出再度举行峰会的意愿,但因美俄关系再度恶化而未能实现。
拜登提出与普京会晤后,同样遭到类似批评。美国共和党参议员本·萨瑟日前表示,美国不应通过如此高级别的会议来“奖励”普京。
孙成昊指出,目前,拜登政府仍有同俄罗斯领导人接触的意愿,但主要目的不再是重启美俄关系,而是在紧张的局势下达成接触,阐述各自的理念和诉求。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欧亚研究所助理研究员陈宇认为,近年来俄罗斯一直存在同美国改善关系的愿望。俄罗斯或将在峰会中同美国讨论终止“外交战”,恢复双方外交使团的正常沟通交流,使得俄美关系更加稳定和可预测。
“拜登上台后,俄美关系处于历史低谷。但同过去几年相比,双方对抗并未实质性升级,制裁和"外交战"尚未达到无法挽回的地步。”陈宇表示,美俄维持“斗而不破”的状态,使得双方关系难有明显改善,但在部分拥有共同利益的议题上,仍有达成有限合作的机会。
战略稳定将是首要话题
据报道,美俄领导人峰会期间,双方将就伊朗、朝鲜、叙利亚、北极、军控、气候变化、疫情以及战略稳定等一系列问题展开讨论。“英国广播公司”指出,普京和拜登或将经历一次“尴尬”的会谈,预期不会产生任何实质性结果。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报道,在此次峰会前夕,美国正式通知俄罗斯不再重返《开放天空条约》。该条约由俄罗斯和美国等大多数北约成员国签订,旨在提升军事透明度、降低冲突风险。俄罗斯副外长谢尔盖·里亚布科夫向媒体表示,美国此举“不会促进营造两国领导人会晤期间讨论军控问题的有利氛围”。
陈宇表示,美俄在战略稳定和军控谈判领域的对话,是目前两国最重要的利益契合点,也是俄方最关注的话题。在《中程导弹条约》《开放天空条约》相继失效后,仅存的《新削减战略武器条约》成为俄美维持战略平衡的关键。本次峰会期间,俄方或就军控话题同美方展开谈判,以在未来几年中共同制定削减核武器的新条约。
盘古智库高级研究员梁亚滨表示,俄美两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拥核国家,是维持全球核战略平衡的关键因素。两国都清楚稳定美俄关系的必要性。此次峰会中,美俄或将互换重要的战略信息,以维持双方的战略博弈理性。
南方日报驻京记者泠汐
策划:李卓
新闻推荐
东京奥林匹克运动会临近,而日本新冠疫情尚未有明显缓解迹象。日本首相菅义伟28日宣布,东京都、大阪府、北海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