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国内 有趣社会 今日国际 白话体育
新岭南 > 热点 > 多彩国内 > 正文

疫苗谣言是另一种“病毒”

来源:晶报 2021-06-04 11:03   http://www.kcqsx.com/


出现在我们身边的,除了新冠疫情,还有与病毒以及疫苗有关的谣言。

对公众来说,相对于“某地出现确诊病例”之类不难求证的谣言,更具欺骗性与迷惑性的,是那一类往往披着科学外衣的健康类谣言。

比如,最近有传言说,新冠疫苗不能打,因为其中的铝佐剂纳米颗粒(AAN)不能被巨噬细胞(MF)酶消化,会穿过血脑屏障(BBB)传输到大脑造成损害,影响健康——一串串的术语显得很“专业”,再配套英文缩写,仿佛是专业机构出具的科学解读,确实能唬住一些人。

但在真正的专业人士看来,这样的谣言显得荒唐可笑。首先,疫苗使用的氢氧化铝(或者磷酸铝)颗粒直径一般在1-10μm,还远远达不到“纳米颗粒”的水平,因此本身就不存在这样的风险。其次,氢氧化铝根本不可能穿过血脑屏障,因为血脑屏障的孔径允许通过的分子直径上限通常只有1nm(1μm=1000nm),氢氧化铝颗粒别说穿过去,卡住都没戏。

除了这类貌似科学的谣言,有的疫苗谣言则显得简单粗暴。比如,日前,江西新余女子万某因散布新冠疫苗损害健康的谣言被行拘。谣言内容是这样的:“新冠疫苗针是转基因毒针,含智能粉尘是人体芯片,也是兽印,打死都不能接受,将来会生毒疮,比得艾滋病还恐怖,而且还会下地狱,宁可丢掉工作、不能做买卖也不要接受人体芯片和疫苗针”。

将这两则健康谣言对比可发现,它们或者“高端”,或者“低级”,针对的是不同的目标受众。如果说谣言是另一种病毒,那么,“阳光是最好的谣言清除剂”。面对形形色色干扰防疫的谣言,我们要加大打击力度,更要进一步实现信息的公开透明,让真相跑到谣言前面。

当然,从更长远的眼光来看,要通过科普来提升民众的科学素养、媒介素养,使谣言失去赖以生存的认知土壤。

晶报评论员 李跃

晶报APP 6月3日 17:19发

新闻推荐

带娃学才艺 舍得掏腰包 各大电商发布“育儿消费报告”,各类亲子培训订单量快速增长

当代父母更注重让孩子学习各种才艺全面成长,图为妈妈带孩子学习采茶。CFP供图深圳商报记者袁斯茹“六一”儿童节到来,各大...


相关阅读 

猜你喜欢
评论(疫苗谣言是另一种“病毒”)


 
频道推荐
  • 四川凉山火灾引关注 4月份是森林草原火灾高发期
  • 趣闻 再大的黑洞也比不过网友的脑洞!关于黑洞,最好玩的都在这
  • 讲道理没用?不!她坐上引擎盖后, 讲的全是道理…… 最新进展:奔驰女车主已和4S店和解
  • 直击当代婚恋痛点 《如影随心》明日上映
  • 单脚站立的火烈鸟
  • 
    图文看点
    泪失禁体质?给我办他! 泪失禁体质?给我办他!
    
    推荐阅读
    危化品运输安全管理之我见... 近期全国多处发生车间事故 这些车间... 企石为老旧厂房“体检” 将“电老虎...
    
    热点排行
    4月18日 早间新闻 达芙妮继续亏损:关店千余家 转型电商遭资 北京春季求职期平均月薪10970元 过半职位 危化品运输安全管理之我见 余杨:特种设备的安全守卫者 樟木头镇开展消防安全检查 加大对火灾隐 近期全国多处发生车间事故 这些车间安全 大朗检查水库排站防汛防涝准备工作 全力